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信息
编号:11147950
调阴阳理念的人文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91期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理论体系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知识,以及医疗实践等共同构成了中医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之一,在于其鲜明的人文特征。中医体质学作为中医独具特色的主要内容,其理论也显现出人文精神之渗透融合和深刻影响。

    以人为本

    《论语·卫灵公》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道即指人道,亦指天道,乃天人合一之道,天道依赖人的弘扬,人是实行天道的主体。

    《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高世栻解释:“万物皆在天地覆载之中,惟人超乎万物之上,参天两地,故莫贵焉。”将天地人合而论之,三者相互联系密切影响,其间以人为本。
, 百拇医药
    因而医者之天职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意味着关注患病之人。《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医生治疗应以病人的病情为转移,以病人为核心。《素问·疏五过论》指出诊病要“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强调“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以及“离绝郁结,忧恐喜怒”等社会人事情况,指出不重视了解病人社会人事状况,会导致诊治疾病的重大过失,其弊端在于“受术不通,人事不明”。提出社会因素如社会生活环境之变迁,社会地位的剧烈变化等是造成情志内伤,影响体质的重要原因。《素问·疏五过论》强调,切脉问名,当合男女,凡诊病必问饮食居处,离绝菀结,忧恐喜怒,问年少长,勇怯之理,方能“审于分部,知病本始”。此亦以人为本思想在诊病中应用发挥。

    《灵枢·行针》言:“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认为人群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存在,其导致发病趋向、证候类型和预后之不同,治疗宜因人而异。《素问·异法方宜论》据东西南北中五方生活之人,因其地理环境不同,体质特征及常见病多发病有异之规律,“治所以异而病皆愈,”如东方之域其病多为痈疡,治宜砭石;西方者其病生于内,治宜毒药;南方者多病挛痹,治宜微针;北方者藏寒生满病,治宜灸法;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蹻等。《灵枢·逆顺肥瘦》记载,肥人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针刺宜深而留之;瘦人皮薄色少,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针刺宜浅而疾之;壮士针刺宜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婴儿者肉脆血少气弱,针刺宜以毫针,浅刺而发针;而常人端正敦厚,血气和调,针刺无失其常数。《灵枢·寿夭刚柔》论治指出,刺布衣者,以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均强调辨体论治实施个体化治疗,体现出因人制宜、因体论治的指导思想,其来源于实践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也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百拇医药
    无过不及

    《论语·雍也》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南宋朱熹在《四书集注》云:“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认为中庸的基本含义是无过不及。并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医学坚定地固守着“中”、“和”等传统文化特质,中庸之道的理性精神亦渗透于中医体质理论。如《内经》认为,和是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无病的常态。《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人体的阴阳和谐协调为正常,其最佳状态之“圣度”为“和”,此状态若被破坏,“两者不和”则产生疾病,故《素问·经脉别论》有“生病起于过用”之论。

    中医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从《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形志为分类依据,包括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形态与功能特征分类和心理特征分类,到现代体质类型的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其对于正常体质特征的核心表述多用“平和”概括,可谓扼要。诚如《素问·调经论》所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通天》对正常体质即“阴阳和平之人”特点的描述是:“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灵枢·行针》概言之为:“阴阳和调”。《灵枢·逆顺肥瘦论》称之为:“血气和调”,强调健康之“平人”、“常人”的主要体质特征在于阴阳气血处于平衡协调状态。《灵枢·本脏》提出心肝脾肺肾位置“端正”,则“和利难伤”,脏气安和,不易为邪气侵犯和伤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内外调和,邪不能害”。重视人体气血阴阳和谐,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和谐。故《内经》描述病因病机时频繁使用“过度”、“太甚”、“无穷”、“无节”以及“淫溢”等,内外的诸多“过”,导致人体之“和利”、“血气和调”状况的失衡,甚至破坏,进而影响体质产生疾病,其立足点显然在于“生病起于过用”。
, 百拇医药
    以平为期

    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逸过度,药物过用等均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体质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体质状况在疾病的发生、演变和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不同体质对病邪的反应性不一样。针对偏颇体质个体进行病因预防,在疾病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中心前移,重在纠正偏颇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成为病因预防和中医体质干预的重要内容。

    《素问·至真要大论》揭示治病调体之原则在于:“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其临床应用要点是“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张志聪注:“凡物之五味,以化生五气,味久则增气,气增则阴阳有偏盛偏绝之患矣。盖言气味之不可偏用也。”告诫饮食无味之用,与药物治病,不能滥用、过用,避免过用致偏胜而造成机体的偏颇。药物使用宜恪守“中病即止”,切忌过用而反伤正。故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之原则。可见,以“和”为贵,治疗以平为期,既着眼于疾病的治疗,又重视人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关注偏颇体质的调理,顾护人体正气的护卫与守持,是中医治病及调体的重要指导原则。, 百拇医药(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