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246
药店内刊 大有文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7期(总第2352期 2006.08.23)
     一份药店内刊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不同的药店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企业形象“代言人”,内刊的责任可能受到诸多参数影响,同时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药店新干线》

    另一张“名片”

    一个成熟的药店,可以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有很多。顾客惯于通过视觉愉悦感来完成对一个药店的整体评价,并以此作为药店的生存状态存留于记忆之中。然而,除了卖场的喧嚣以外,我们能否通过另一种途径来把脉药店的生存状态呢?

    答案是肯定的。笔者第一次光顾洛阳一杆秤大药房,在总服务台存包的时候,就被台上一份对开4版的报纸吸引住了,那是一份药店内刊,名为《药店新干线》。据介绍,它是药店去年搞店庆活动的产物,当时只是为了方便药店宣传,作为广告的载体临时出了这么一期。店庆时,顾客只要手持一份报纸就可到药店免费领取一份小礼品。由于“功利性”较强,当时报纸的所有版面都是广告,没有文章。尽管如此,报纸还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 http://www.100md.com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如今的《药店新干线》集宣传性、专业性、文艺性于一身,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药店内刊了。其1版是以新闻为主的《药店直通车》,主要刊登药店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如节日举办的文娱活动、厂家促销新举措、店员培训、社会活动等等,让外界感受到药店的活力和企业魅力;2版为《保健对对碰》,主要介绍合理用药知识或“健康小补丁”,“药师在线”专栏集中反馈顾客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用药咨询;还有主要刊发药店人的所遇、所感、所悟以及服务心得的《店员你我他》,设有“点歌送祝福”、“替你来道歉”(表达店员间的误会或歉意)、“光荣榜”(药店当月的“服务之星”名单)等专栏,大大活跃了店员的业余文化生活。

    说起办报经验,执行主编李女士笑靥如花:“内刊能有今天的成绩,我有3点经验:一是栏目定位要有特色,必须能让顾客或店员从中找到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全篇广告的内刊还不能算是刊物,充其量只算是广告单页;二是必须调动起店员的积极性。我们现在是月报,每个版面每期都得准备10篇以上的文稿,但药店里能写的人不多,其中能写但不写的人却不少,稿源是个大难题。怎么解决呢?只有通过激励的方式,比如支付一定的稿费,按篇计算,一篇10元左右;或者将发稿量与年终评优挂钩;三是体现出内刊的价值。药店办内刊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比如是否对药店有宣传作用?是否能体现出药店的企业文化?是否有利于发挥团队精神?”
, 百拇医药
    据李女士称,报纸编辑由文笔较好的店员兼职,尽管时间很紧张,但是大家乐在其中。

    《药店新干线》目前吸引了众多顾客取阅,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天的《药店新干线》已经成了药店的另一张“名片”。(王献波)

    《开心人》

    沟通的平台

    到过开心人大药房的顾客都会发现药店里有一个阅报栏,里面有好几份报纸呢,如《医药经济报》、《21世纪药店》、《江南都市报》等,其中还有一份不是很起眼的报纸,那就是开心人大药房的企业报——《开心人》。

    说起《开心人》的诞生其实还有一段渊源呢。那是在2004年的7月8日,开心人大药房当时在南昌举办了“全国连锁药店的高峰论坛”,与会的全国各开心人大药房店经理提议南昌总部办一份内部刊物,提供全国各开心人大药房交流的平台,也是展示全国各开心人大药房形象的窗口。南昌总部随即采纳了这个好提议。会议结束后,开心人大药房董事长梁永强立即召开专门办公会,研究内部刊物的筹办工作。会议决定将开心人大药房的内刊命名为《开心人》,主要功能是传播和交流开心人大药房的企业文化、最新动态和发展策略等。本刊每月出1期,设有4个版面:头版、今日开心人、员工天地和发展论坛。其中“老总论坛”和“刘华工作室”两个栏目是《开心人》的特色:“老总论坛”讲述全国开心人大药房的店经理对药品零售行业的新观点及管理新经验等;“刘华工作室”则为《开心人》总编辑刘华的个人专栏,探讨员工个人发展和个人修养的启迪。
, http://www.100md.com
    《开心人》的读者群主要为企业员工和顾客,刘华告诉笔者,企业内刊的定位很重要,要刊登读者喜欢的内容。我们的员工喜欢看到企业发展的消息、对企业的建言献策和思想的交流;我们的顾客也喜欢看到企业最新动态、医疗保健常识和用药知识等。那么我们的内刊就要多刊登这些内容,使它成为企业、员工和顾客之间沟通的平台。

    2004年8月1日,创刊号的《开心人》带着浓浓的油墨清香扑面而来,大家争相抢阅。开心人大药房南昌新建店员工朱慧平欣喜地告诉笔者,她非常喜欢看《开心人》,每个月都很期待它。作为老员工,以前老是感觉到自己有些想法和心声无处述说。自从有了《开心人》这个平台,她只要一有好想法,就会投给《开心人》,和大家一起分享。老主顾罗大妈就通过《开心人》来了解开心人大药房的发展近况和医药常识等,她认为这份内刊还办得不错,希望今后越办越好。(胡品福)

    《老百姓人》

    贴近一线
, 百拇医药
    《老百姓人》作为老百姓大药房的内刊,首先是面对消费者的一张新闻纸,起到向消费者宣传和展示的作用;其次是沟通内外、联系上下的纽带,在上情下达的同时也可将一线的情况反馈到管理层;另外,《老百姓人》更是一份对消费者进行自我药疗教育和传播养身保健知识的宣传页,向大众传递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针对不同的需要,《老百姓人》开设了众多特色栏目,例如“健康广场”、“药师坐堂”、“健康俱乐部”、“银发沙龙”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要求。“药师坐堂”的栏目颇有特色,它由各个门店的执业药师、执业医师针对各个时令、季节多发病的预防、治疗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指导,并将与消费者的沟通、对消费者的疑难解答等融入其中,起到用药指导的作用;“健康俱乐部”则主要针对中老年人易患的各种慢性疾病进行辅导和交流,不但有新成果、新疗法的展示,还有专业队伍指导,消费者还可以在俱乐部中交流疾病治疗和保养心得,供其他病友借鉴。这些健康栏目的设置,树立了老百姓大药房的专业形象。

    在关注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之余,《老百姓人》也没放松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在离开社会中心舞台的同时,也逐渐被社会所忽视。获得认可是每个人的需要,但是老年人的喜怒哀乐却少人关注,他们的被认同感、成就感从何而来?于是,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平台。《老百姓人》配合湖南老百姓大药房第三届银发健康大使开设的栏目“银发沙龙”一直保持了下来,每期都会展示老年人的书法、绘画、摄影和文学作品,虽然稿费不甚丰厚,但是投稿源源不断。我们就曾经收到过一位长沙消费者寄来的足有5公分厚的信件,里面全是文章、诗歌,甚至还有刻成碟片的摄影作品,整个信封用胶带封了个严严实实,足见他对这些作品的珍爱。
, 百拇医药
    当然,《老百姓人》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的编辑部设在老百姓大药房的全国管理机构,与一线门店存在距离,对于一线的营运和服务并不如门店员工熟悉;对于消费者的了解也不如门店员工深刻。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编辑首先要熟悉药店的业务流程,近距离接触消费者,因此,编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门店进行锻炼、采访。在郴州遭遇洪灾后,老百姓大药房为灾区人民送医送药,我们编辑也深入灾区进行采访报道,因为气温高、路途远,有些人刚到郴州就病倒了,当天晚上甚至发起了高烧。但是第二天,编辑们还是克服了身体不适、天气炎热等一系列问题,深入灾区采访报道,其报道被《医药经济报》等多家媒体采用。

    另外,为了保证稳定的稿件来源,并及时、准确、深入、全面地反映一线情况,《老百姓人》还建立了内、外两支通讯员队伍,内部通讯员队伍由门店员工组成,外部通讯员则由社会监督员和消费者组成。这支内外合璧的两柄宝剑也让《老百姓人》能真正地贴近一线,贴近消费者。(李佳)

    《糖宁之友》
, 百拇医药
    不腻的菜色

    药店内刊往往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进步和发展,是对企业发展进程的记录。《糖宁之友》是“糖宁1+1健康服务中心”(药店名)的内刊,设有“名医名药咨询台”、“健康伴你行”、“相约客户”、“管理实践”、“员工之窗”、“一方水土”和“媒体链接”等近10个栏目,内容围绕糖尿病的发病原理、早期预防及重病患者的日常护理等保健知识,努力成为老百姓的良师益友。

    “办一期内刊就好比是做一桌菜请客人来吃,你得考虑第一道菜是什么,第二道菜是什么,哪些是你精心准备出来招待客人的,哪些是用来凑数的。有的时候家里可能只有白菜,那你就得想办法把这棵白菜做成不同的味道,反正要弄出一桌来。有时候你还要考虑到,这次请客不能把家里的菜全用光了,还要想着下次请客怎么办。而且,每次请客吃饭,菜都尽量不要重复,要不然客人就吃腻了。”这是引用某名编的一段经典话,不过《糖宁之友》的编辑们却都是本着这种态度来做的。他们坚信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期,每月编辑们会对上月刊物的内容、版式和栏目编排进行综合评审,总结问题,力争每期都有提高。(陈兴辉)
, 百拇医药
    《金象大药房》

    顾客的心灵鸡汤

    《金象大药房》创刊于2005年,主要面向金象会员。说起办这份杂志的初衷,金象大药房企划部何部长向笔者介绍说,2004年11月18日,金象大药房举办了“我为金象大药房支一招”消费者有奖建议征集活动,建议一经采纳,消费者将有机会得到1000~5000元的现金奖励。在此次活动中,金象大药房花了1万元现金向消费者“买”了6条建议,其中的一条获奖建议就是:“建议金象大药房发行企业专刊,介绍企业发展动态、商品信息、会员活动及健康生活小常识”。于是在2005年初,《金象大药房》创刊了,该刊物由一家广告公司负责编辑。

    这份杂志非常漂亮,采用铜板纸全彩印刷,共设有17个栏目,包括健康快讯、新品速递、金象专栏、求医问药、女性健康、亲子话题、两性乐园、人到中年、老年养生、心灵鸡汤等,内容涉及生理到心理,婴幼儿到中老年人范围。
, 百拇医药
    《金象大药房》自面世至今,受到金象众多会员欢迎,有一位消费者曾这样评价:全彩的 《金象大药房》成为了温暖我们的心灵鸡汤。

    据透露,金象目前正打算自己编辑这份刊物。“这份杂志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初期是广告公司帮我们设计栏目,找选题,写稿子,通过这一年多的学习,我们对整个流程已经有所了解,也有了经验。我们发觉用自己人来做这本杂志可能更有利于对整个刊物风格的把握,因为自己员工肯定比外人更了解企业。”何部长说。(凌浩)

    无名内刊

    学习材料

    我在上海市九州通大药房沿浦药店工作,药店规模小,营业面积只有50平方米,工作人员只有4个人,但是我们药店的“内刊”却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称其为“内刊”其实是我们给它的高度评价,它虽然不是刊物,但却起到了刊物的作用。每每翻开厚厚一大叠的“内刊”档案,我们就兴奋不已,是“内刊”引导药店成长壮大、是“内刊”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 百拇医药
    这份“内刊”从药店开张的第一天起,就以每月两期的形式“出版”,从未间断,内容为当前医药战线上的新形势、新任务和药店具体情况等。为了让店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思想和药学观念,增强职业道德,在药店开业和新员工进店时,“内刊”及时刊登了“药店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药店营业人员服务技巧”、“店员陈列技术及陈列重要性”;为了配合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内刊”及时“选登”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通知”和“非处方药基本知识及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从2005年7月1日起,部分抗菌药物凭处方销售,“内刊”又推出了处方药知识及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名单、抗菌药物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内容;根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传染病疫情公告,我们适时地“编印出版”了流感(感冒)、麻疹、流脑(乙脑)、禽流感的防治、诊断及合理用药。

    说句实在话,我们药店的“内刊”其实就是每月两次的学习材料和考试题目,主编就是药店的执业药师。药店结合当前形势及药店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内容,打印出学习材料,按时讲课。学员虽然只有3~4人,但大家都很认真。每次学习后,药店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还会印制考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评出优、劣再张榜公布,连同学习材料同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王明顺)
, 百拇医药
    一家之言

    药店内刊怎么办

    大凡有点规模的药店,或者其他企业,都喜欢用内刊的形式进行对内、对外宣传。内刊有人在看吗?除了老板把内刊作为一片“膏药”,向相关部门汇报工作之用,或者作为“传播企业文化”的工具以外,内刊还有什么别的用处吗?

    我在多家拥有上亿元营业额的公司待过,也办过不少内刊,想在此略牢骚几条,算是调侃也罢,抑或“爆私”,自由大家纷说。

    内刊,是一种正面的宣传公司内部新闻、思潮、员工业余活动的宣传阵地。我记得我的一个J老板最绝的一招是“给每个员工父母寄内刊,每刊必寄。”这一招很厉害,想辞职的员工都被家长劝回来了,省了多少招聘成本和培养成本啊,攻心到“家”啦。后来我把这招与一位L老板说起,他没感觉,我也无谓多言了。

    W老板授意我把内刊做成一份“兴奋剂”,全是激励的故事、格言、警句,全是员工的感言,硬是要你看不到3分钟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这也是一种做法,但期期都是“兴奋剂”,上瘾了,咋办?
, 百拇医药
    内刊的读者多半是内部员工,有时候,内刊成了“公司内部政治形态”的晴雨表,褒谁贬谁,很是微妙,要多向老板请示、推敲。此乃险活,一定要认真,亲自面见老板圈定。

    内刊,也是向顾客吹牛的最好通路,三株当年用得可谓登峰造极,在此,不多言语。

    有一招,很能提高员工对内刊的阅读率和收藏率,就是把各种表扬、优秀员工、好人好事登出来,哈哈哈,别见笑。

    内刊办不好,就成了企业“自弹自唱”的自留地,难讨大众欢心。

    我曾看过万科的内刊,杂志型,民主、学术、休闲,学术上几乎达到了地产行业的前沿,很是不错。但是,这种定位似乎过于高端了,因为不是每个员工都要搞科研吧。

    其实,内刊是要用来解决问题的,诸如员工普遍关心的福利、健康、学习、思想问题,让员工在内刊里找到更多“乌托邦式”的满足,可能才是内刊之本吧。

    让员工充分表达,充分“民主”,员工上稿率高,我想这样的内刊就是一份好的内刊。

    千万不要把内刊搞成单纯的学习园地,甚至培训教材,那是培训部的活,不要去抢。

    内刊,应该关注员工,关注员工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毕竟,员工,才是企业的优质资产。(李东)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32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