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32期
编号:11148809
高龄和马蹄肾是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结肠穿孔危险因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32期
高龄和马蹄肾是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结肠穿孔危险因素

     本报讯 埃及曼苏拉大学泌尿学和肾脏学中心El-Nahas等报告,经皮肾镜取石术(PNL)中出现结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是患者高龄和存在马蹄肾。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减少肠穿孔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Urology 2006,67(5):937]

    结肠穿孔是PNL时极罕见的并发症,全世界已发表的13篇英文文献中不超过25例。由于病例数有限,尚未明确PNL结肠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1985年至2004年间该中心进行了5039次PNL,共发生15例(0.3%)结肠穿孔。研究者回顾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结肠穿孔的危险因素,对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明确结肠穿孔的诊断时间、诊断方式、治疗策略及预后。

    结果显示,15例结肠穿孔均位于腹膜后,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7±8.4)岁。左侧穿孔10例,右侧穿孔5例。多变量分析显示,高龄和马蹄肾是PNL结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

    腹部CT、顺行或逆行肾盂造影有助于诊断结肠穿孔。5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由顺行造影诊断结肠穿孔。4例由肾造瘘管排出气体和肠内容物,1例出现血便。腹部CT可通过肾造瘘管确诊结肠穿孔。5例在拔除肾造瘘管后出现结肠皮肤瘘,CT发现腹膜后气体过多,逆行造影显示造影剂进入结肠。手术后全部结肠损伤患者均出现发热。

    全部患者均不需急诊手术,初始治疗包括将肾造瘘管从肾和结肠撤至腹膜后间隙,留置双J管,扩肛,肠道休息,全胃肠外营养,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7天。经上述保守治疗后13例治愈。2例患者的结肠皮肤瘘持续2周,通过临时结肠造口3个月后治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