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278
17省市利润汇总亏损6.34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8期(总第2353期 2006.08.25)
     2005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9%,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83亿元,行业利润率仅为0.66%

    2005年,在国家宏观经济全面向好的环境中,医药行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全年医药商业购销保持了16%以上的增长速度。医药流通领域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在医药消费需求活跃,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的背景下,行业的微利状况延续。据日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30个省市区医药商业统计年报汇总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为2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9%;销售总值为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4%;纯销售为1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6%;行业利润率为0.66%,费用率为7.53%。

    微利特征凸显

    从全国医药市场总体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距明显。全国30个省市区销售额居前10位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安徽、天津、河南、湖北和湖南,其销售总额占全国销售比重的72%。同时,2005年医药商业销售增幅虽创历史新高,但均处于微利状态。
, 百拇医药
    据统计,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83亿元,全国17个省市利润汇总性亏损,亏损额达6.34亿元,行业利润率仅为0.66%,费用率为7.53%。从企业层面来看,532家重点企业中,共有152家亏损,亏损面为28.38%,亏损额达3.65亿元。

    受药品降价、招标采购政策的推行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下降,一些重点城市的应收帐款增幅进一步上升,费用加大,毛利率、利润率下降,行业效益水平改善不大且继续走低。这些都反映出医药商业利润空间收窄,降费增效将是企业今后一项艰巨的任务。

    降费增效,寻求经营模式的突破

    目前,医药流通领域已经出现的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可以预见,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是只降不升,将由目前的8%左右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7.53%的水平逐步下降。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医药商业企业要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建立能够适应开放和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 百拇医药
    针对目前的状况,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必须在市场利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经营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推广批发企业实施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区域市场联动是未来医药流通发展的新格局,不同地方的批发企业应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

    2006年对医药零售企业来说是机遇和困难共存。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确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

    21世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两网”建设,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
, 百拇医药
    2005年,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为今后医药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是企业规模问题依旧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二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两极分化之势凸显,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仍很艰巨,降费增效尤为关键;三是企业应收帐款的居高不下均制约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实现与提高。

    今后,医药流通领域将在变局中加快发展,而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将会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将给各地企业带来市场发展的契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研究医药市场的走势,切实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医药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发展。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98期,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撰稿人 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