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分析化学》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5548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大豆异黄酮
http://www.100md.com 《分析化学》 2006年第8期
     摘要 基于在NaOH碱性介质中,K3Fe(CN)6可以直接氧化大豆异黄酮产生强的化学发光这一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提出了直接化学发光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新方法。当K3Fe(CN)6浓度为5.0×10-4 mol/L,NaOH浓度为0.5 mol/L,主副蠕动泵转数分别为45 r/min和35 r/min时,体系具有最强的化学发光。该方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线性范围为1.0×10-3~0.5 g/L;其回归方程为A (峰面积)= 193305C(mg/L) + 229.97,r=0.9962;检出限为4.6×10-4 g/L。对5.0×10-3 g/L大豆异黄酮溶液连续测定,每次得3个峰值,重复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46%。本方法已用于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大豆异黄酮

     1 引言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异黄酮糖苷和相应的苷元形式存在[1,2]。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抗氧化、抗溶血和抗真菌等活性,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白血病、骨质疏松、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3,4]。超声波具有强烈振动和空化效应,可以加速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缩短提取时间,提高产物得率[5]。在大豆异黄酮的乙醇提取液中,色素、糖和醇溶性蛋白等杂质也一起被提取出来。异黄酮与杂蛋白的紫外吸收峰较近,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背景吸收较大,杂质将严重干扰异黄酮的测定。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K3Fe(CN)6可以直接氧化大豆异黄酮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从而克服了杂质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成本低,且具有测定大批量的异黄酮等优点,已成功地用于大豆中异黄酮的测定。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测定用大豆样品(化学诱变东农42大豆品种,在其后代中筛选出来遗传稳定的第5代品系HK808[6]);大豆异黄酮标准品(为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KQ5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LS45荧光光度计(美国Perkin Eimer公司);MPIB型多参数化学发光分析测试系统(西安瑞迈电子有限公司)。

    2.2 实验方法

    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主蠕动泵分别将载流H2O和K3Fe(CN)6溶液以45r/min的流速通过相应的管道进行三通混合,输入分析系统。待基线平稳后,副蠕动泵将大豆异黄酮溶液以35 r/min的流速通过十六通注射阀(注样时间:10 s)注入载流中,与K3Fe(CN)6溶液混合,在流通池中产生化学发光,根据化学发光强弱采用外标法定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

    K3Fe(CN)6氧化大豆异黄酮产生化学发光(图1),从进样到化学发光达到最大值约为4 s。6 s后发光强度衰减至本底附近。

    3.2 测定大豆异黄酮条件的选择

    3.2.1 氧化剂的选择 在酸性介质(1 mol/L H2SO4)中KMnO4和在碱性介质(0.5mol/L NaOH)中K3Fe(CN)6、H2O2分别做氧化剂,进行直接氧化异黄酮产生化学发光的研究表明,酸性KMnO4的氧化性强于碱性K3Fe(CN)6,酸性KMnO4不仅可以氧化异黄酮,还可以氧化多羟基醇、糖、维生素C等物质,影响实验效果;而K3Fe(CN)6在该体系中只氧化异黄酮。因此,本实验选择碱性的K3Fe(CN)6作为氧化剂。

    图1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略)

    Fig.1 Kinetic curve of chemiluminescence

    异黄酮: 0.5 g/L; NaOH: 0.5 mol/L; K3Fe(CN)6: 5.0×10-4 mol/L。

    3.2.2 K3Fe(CN)6与NaOH浓度影响 K3Fe(CN)6的浓度对该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有很大影响。本实验在固定了大豆异黄酮和碱性介质的浓度下,考察了不同浓度K3Fe(CN)6(0~1×10-3mol/L)和NaOH(1.0×10-5~1.0 mol/L)对该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3Fe(CN)6的浓度为5.0×10-4 mol/L时,发光强度最大(图2)。K3Fe(CN)6只有在碱性介质中,才能氧化大豆异黄酮产生化学发光。而NaOH的最佳浓度为0.5 mol/L。

    3.2.3 流速的影响 在该化学发光流动体系中,流速太慢导致最大发光在流通池之前;流速太快导致发光在流通池之后。主蠕动泵和副蠕动泵转数为0~99 r/min,对它们的转数进行了组合设定发现,最佳转数分别为45和35 r/min。

    图2 K3Fe(CN)6的影响(略)

    Fig.2 Effect of K3Fe(CN)6 concentration on the chemiluminesecence intensity

    从进样到化学发光达到最大值需要2 s,调整阀池距为2 cm时使最大发光恰好能被光电倍增管完全检测。

    3.2.4 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灵敏度 在最佳条件下,测定了峰面积(A)与大豆异黄酮浓度(C)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浓度在1.0×10-3~0.5 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93305C(mg/L)+229.97,r=0.9962。对5.0 mg/L大豆异黄酮溶液连续测定,每次得3个峰值,重复7次,相对标准差为246%。根据IUPAC的建议,本方法的检出限为4.6×10-4 g/L。

    3.3 干扰实验

    在提取大豆过程中共存其它组分(蛋白质、无机盐、糖类、皂甙等),它们可能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大豆异黄酮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00倍的Na+、Cl-、K+、Br-、CO2-3、SO2-4和NO-3,100倍的淀粉、糊精,10倍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同倍的维生素C不干扰5.0×10-3 g/L的大豆异黄酮测定。20种氨基酸的饱和溶液中只有半胱氨酸对测定信号有微弱干扰(信噪比小于1),不影响实验结果;其他氨基酸无干扰。因此,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时,不需对样品进行纯化处理,即可准确定量。

    3.4 发光机理推测

    K3Fe(CN)6作为氧化剂,已用于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了维生素B1和四环素及芦丁[7]。在这些化学发光反应中,发光体为药物的氧化产物。本实验用LS45荧光光度计扫描了异黄酮标准液、K3Fe(CN)6及K3Fe(CN)6大豆异黄酮混合液的发射光谱图,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有微弱的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为412 nm(图`3a)。图3b是K3Fe(CN)6反射波峰,并非荧光峰,与图3c中第一个峰相同。当加入K3Fe(CN)6后,大豆异黄酮被K3Fe(CN)6氧化,大豆异黄酮的荧光减弱,加入的K3Fe(CN)6量越多,异黄酮的荧光就越弱,其氧化产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50~600 nm(图3c)。这说明该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体为异黄酮氧化的产物。氧化产物吸收了该反应所放出的化学能被激发,由激发态降到基态的这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

    3.5 样品分析、回收率实验

    根据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确定超声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6、50℃超声处理1 h(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为200 W)。取5 g 脱脂豆粉于100 mL三角瓶中超声提取,将浸提液趁热真空抽滤,测定滤液体积。吸取滤液10 mL,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另取10 mL滤液,在105℃下烘干,称量固形物的质量,计算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图3 大豆异黄酮(a)、铁氰化钾(b)及大豆异黄酮+铁氰化钾(c)的发射光谱(略)

    Fig.3 Emission spectra of soybean isoflavone (a), hexacyanoferrate (b) and soybean isoflavone and hexacyanoferrate (c)

    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Table 1 Results of recovery experiments

     References

    1 Wu Daoyin (吴道银), Luo Honglin (罗红林). Journal of Grain Processing (粮食加工), 2004, 2: 45~46

    2 Zhao Xiaofeng (赵晓峰), Wu Rongshu (吴荣书). Journal of Lipidic Engineering(油脂工程), 2004, 8: 39~41

    3 Zhang Yongzhong (张永忠), Sun Yanmei (孙艳梅). Journal of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 2004, 19(4): 50~52

    4 KritzSilversteid D, GoodmanGruen D L.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Gend Based Med., 2002, 11(1): 69~78

    5 Pan Liaoming (潘廖明), Yao Kai (姚 开), Jia Dongying (贾冬英), He Qiang (何 强), Lü Yuanping (吕远平). Journal of China Lipid (中国油脂), 2003, 28(11): 85~87

    6 Hao Zaibin (郝再彬), Wu Donglan (吴东岚). Journal of Acta Agriculture Nucleatae Sinica (核农学报), 2004, 18(3): 204~206

    7 Li Baoxin (李保新), Liu Wei (刘 伟), Zhang Zhujun (章竹君). Chinese J. Anal. Chem. (分析化学), 2001, 29(4): 428~430

    本文系国家863基金资助项目(No.2003AA207060)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81), 百拇医药(杨丹 苍晶 郝再彬* 邱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