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9580
感谢院士对误诊的宽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31日 《健康时报》 2006.08.31
     新闻事件

    2004年10月到2005年5月,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的我国血管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因胃食管反流病先后6次被误诊成鼻炎、哮喘。今年4月院士胃食管反流病治愈后,从美国带回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创建了我国第一家胃食管反流病中心。

    院士被误诊6次,这绝对是个新闻,况且被误诊的还是医学界的权威专家。

    院士被误诊6次,这也不算什么新闻。因为误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不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

    所以,面对“误诊”二字,不同的出发点,导致的结果必然会是天壤之别。如果汪院士觉得自己身份特殊,医生不但三番五次地给他误诊,而且还用“病危通知书”来吓唬他,那他索赔个什么精神损失费,再把误诊的大夫告上法庭,按照惯例,这再正常不过了。

    感谢院士对误诊的宽容。面对误诊,作为一个普通的患者,汪院士觉得“医生不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地对一个疾病误诊”,但作为一名专家,他也明白“在对这种疾病不了解的情况下,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但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医学越来越进步,设备越来越先进,院士怎么还能被误诊呢?误诊当中,自然少不了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理论基础差等原因,但有个实际问题我们也必须考虑,那就是院士所说的,对这种疾病不了解。

    SARS的出现,就是一个证明。在SARS肆虐初期,不但是患者被误诊,更有众多医护人员也因为对SARS的不了解而不幸牺牲。而且任何一种疾病,都会有它简单的时候,也有它复杂的时候,因为疾病的发展,并不会因为你的身份或者职务大小而有所区别,也不会因为你看着哪天日子不错而有所收敛,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

    所以,当院士发现自己被误诊之后,他最想做的,不是去追究谁的责任,而且赶紧帮助成立先进的诊疗中心,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因为对疾病不了解而被误诊的患者。我想,作为医学专家,他自然清楚医学是有误诊率的,误诊率除了与医生的水平和责任有关系,和疾病的特殊情况有关系,也和检查设备有关系。

    面对误诊,就像面对一场交通事故,如果是对方故意撞您,那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如果因为天气或者路况的原因不小心别了您一下,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和人家争个你死我活来。

    当然,要想减少误诊对患者的伤害,光凭大家对医生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夫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这才是避免误诊的根本手段。, 百拇医药(健康时报评论员韩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