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营销.药店
编号:11280492
吴茱萸产新价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31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8.31
     吴茱萸,市场上习惯上称之为吴萸,具有祛寒止痛、降压止呕、助阳止泻等功能,属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灌木,野生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大部分低矮向阳山坡。按生长区域划分,云、贵、湘等省的属“小花吴萸”,因历史上曾长期在湖南常德集散和交易,又称“常吴萸”;产于四川、重庆及秦岭以南等地的,因果实较大属“大花吴萸”,习惯上又称为“川吴萸”;浙江、安徽等地的被称“杜吴萸”。由于分布地区不同的有效成分吴萸胺含量有别,其价格也不相同。

    进入8月以来,部分家种药材陆续产新,受夏季自然灾害影响,这些药材的产量丰歉在各产区已明显表现出来,同时市场价格也开始出现波动。总体来说,入秋以来的中药材价格升多降少:以连翘、川芎、白术为代表的一大批药材成为市场亮点,备受青睐,而木本类的吴茱萸产新之际的市场价格明显下跌,产区价格为10元~12元(每公斤价,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20%左右,达到新世纪以来的最低价。

    ■扩种之后面积大增

, http://www.100md.com     造成吴萸今年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扩大。1995年吴萸的高价位使产区广大药农增加种植面积,特别是1998年之后,国家退耕还林及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西部产区和南部丘陵、山区的吴萸大面积扩种。据报道,2004年全国吴萸的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这大部分是2000年~2002年期间种植的,目前都已结果或即将结果,今年天气好产量增,从而导致吴萸产新后价格下滑。

    之前,吴萸价格就曾大起大落。据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初期,该产品主要以野生采集供应市场,曾几度出现紧缺;上世纪60年代的年产量一般在50万公斤左右;上世纪70年代的产量约为60万公斤,社会需求量在40万公斤上下,产大于销;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其价格曾达120元;受高价刺激,上世纪90年代各地扩种情况普遍,其产量明显增多,到1995年价格降至10元~12元;2000年后,吴萸市场价格一直持续在24元~30元之间,今年产新后降至12元~15元。

    ■易于存放库存量大
, 百拇医药
    吴萸中含有吴萸胺,气味辛辣、独特,为吴萸库存打好了天然的易存放基础,甚至与其同贮的药材也不易虫蛀。因此,经销商差不多每年产新时均从产区大量进货,然后再批量批发给个体经商户,用药单位在选择吴萸时也是批量进货,只要保持药材干燥就可以了。据了解,目前亳州吴萸的库存不少于200吨,再加上今年的产新,其总量在1,000吨以上,应该说库存丰厚。

    据上世纪90年代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的统计,吴萸的年需求量在400吨左右。目前,既没有有关吴萸开发成新特药的报道,也没有吴萸大量出口的报道。在吴萸属150个品系中我国仅有25种左右,这说明其他国家至少分布有125个吴萸品种。在没有将吴萸开发成其他产品的信息中,短时间内吴萸用量将不会大增。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用途相对较少导致吴萸价格下滑。

    ■成熟果实无力采收

    一般吴萸果期为5年~15年,种植5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每株可采药材4斤~5斤,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时可达7斤。采摘之后还需要人工:好天气时需暴晒,雨天则要烘烤。吴萸植株高大(一般为2米~3米,高时可达4米以上高),只有年轻人才能采摘,而今年农村外出劳力较多,其采摘成本受各种物价指数升高的影响也相应提高。据介绍,吴萸产新集中(小伏至立秋之间,过早质嫩、产量低,过晚果实开裂,质量差),今年采收成本即达7元~8元(每公斤价,下同),因此,今年产区到处可见无人采摘的吴萸。

    今年吴萸产新持续价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产区统货一般在11元~12元,市场净货在16元~18元,已降至近几年的谷底。但受物价上扬和部分地区用药增加的影响,吴萸价格在9月产新结束后仍有望反弹。

    文/邢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