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34期
编号:11162486
“心血管疾病与衰老”再审视——WCC/ESC 2006掠影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7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34期
“心血管疾病与衰老”再审视——WCC/ESC 2006掠影
“心血管疾病与衰老”再审视——WCC/ESC 2006掠影

     2006年9月2日至6日,由世界心脏联合会(WHF)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主办的第16届世界心脏病大会暨欧洲心脏病学会2006年会(WCC/ESC 2006)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2004年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现在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已占全部人口的20%,照此趋势发展,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2%。ESC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在欧洲所有老年人中,有50%会死于当今世界头号健康杀手——心血管疾病。与此对应,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心血管疾病与衰老(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geing)”。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代沟”

    ESC主席Michal Tendera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老龄化社会更需要健全有效的心血管病防控体系。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诊疗方式不能等同于年轻患者,但是我们现行的指南、治疗方案等均将他们一视同仁,这种做法是否妥当?会上部分研究就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 百拇医药
    半数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28天内死亡,老年人中冠心病患者数量众多,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英国皇家Lancaster医院Morgan医师报告,对老年人早期实施血管成形术疗效优于溶栓药物治疗。在所有年龄段的参试患者中,接受血管成形术者治疗后3个月及1年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仅接受溶栓治疗者。虽然>75岁患者死亡率降低的趋势不及年轻患者显著,但这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左主干病变所致。尽管如此,血管成形术也是老年急性心梗患者较好的治疗选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高,而老年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更高,对这些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合理吗?荷兰Maastricht大学医院Nieuwlaat医师指出,对老年房颤患者而言,当前的房颤管理指南并不适用。对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将心律转复为窦率是最佳治疗方案,然而对老年者而言,控制心室率才是最重要的。

    心血管疾病预防重于治疗
, 百拇医药
    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的器官才会开始衰老,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并非在年老后才一涌而出,儿童时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最终会为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埋下祸根。肥胖和超重均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因素,肥胖儿童的数量正在迅猛增加。德国Ulm大学Imhof医师在3个德语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研究显示,所有参试儿童中肥胖者占47%,30%的儿童体质指数(BMI)位于同龄儿童体重区间的99.5%以上。这些儿童日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较体重正常儿童高1倍。

    WHF主席Valentin Fuster教授在开幕式上指出,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正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卫生系统,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现在我们至少明确知道,肥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和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人们早日有的放矢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可更早降低日后发生心血管病的几率,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Tendera教授将防控心血管疾病的要点概括为5个易记的数字,它们分别是:0(戒烟)、30(每天锻炼30分钟)、5(总胆固醇水平<5 mmol/L)、140(收缩压<140 mmHg)和90(舒张压<90 mmHg)。可见,要获得健康并非难事,难的是相应方法的推广和坚持。
, http://www.100md.com
    正如西班牙Sofia王后在开幕式上所说:“在用先进医学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完全可以通过简单、廉价且有效的方式加以预防,比如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体育锻炼及戒烟。”

    药物洗脱支架之争

    现在全球有超过600万人使用了药物洗脱支架,但人们对这类支架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又了解多少呢?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Camenzind报告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与使用裸支架相比,使用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的死亡率和Q波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较高;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不会使全因死亡率降低,反而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初步证据表明,使用西罗莫司支架会使非心源性死亡率增高,而使用紫杉醇支架则没有这个问题。现仍需对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对相关死亡原因进行评估,对药物洗脱支架疗效和长期不良反应的争论也将会持续(关于DES安全性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解读详见第4版)。随着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的积累,人们定会给这种技术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本报特邀国内多位参会专家就心力衰竭、介入治疗、高血压等重要专题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将于2006年10月19日以“WCC/ESC2006会议特刊”的形式刊出,敬请关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