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69869
蓦然回首一一我的针灸路(续篇)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9日 《上海中医药报》
     五、硕士论文

    1982年年初,过完寒假不久,我就和赵老师冒着料峭的春寒一起来到咸阳最大的棉纺厂西北国棉一厂。

    早在放假前,在郭老师的主持下,和另外二位指导教师一起,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我的硕士论文的题目是“针刺‘气至病所’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这本来也是当时全国经络研究协作组分给陕西的研究项目中的一个子课题,所以顺利通过开题报告。因为已经完成了各门硕士课程的学习,我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工作之中。按照课题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我首先是在被称作是“汗牛充栋”的浩瀚如茫茫烟海的古今医药文献中寻找有关资料,那时没有计算机协助检索,完全靠手工查阅,我成了学校图书馆 耽得时间最长的读者之一。我又利用寒假回沪,一头扎进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和医学会图书馆。通过查阅到的90多部(篇)古今(包括少量国外资料)文献的综合分析,我终于弄清了,虽然早在<内经)就已经提出“气至而有效”的说法,但这一般应该理解为针刺“得气”.而真正明确提出“气至病所”这一概念的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窦汉卿。之后的一些医家如明代的针灸大家杨继洲,也强调病灶离穴位远的,必须使针下得到的气一直达到病变部位才会有好的效果。现代也有不少临床资料观察到这种现象,但都没有作过较深入的研究。那么古人所说的“气至病所”到底能不能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呢?这就是接下来我和赵老师要完成的题目。
, 百拇医药
    赵老师是位头发花白、满脸和气但要求极为严格的老讲师,早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是位出色的心血管专家而又钟情于针灸医学。到了国棉一厂后,赵老师在卫生所门前贴了一张告示:免费为45岁以上的职工普查心电图和血脂。这是一个有二万左右职工的大厂,符合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少,尽管门口常常围得水泄不通,赵老师依然一丝不苟全部亲自操作。晚上把查好的心电图带回家仔细判读,一直到深夜。我不太熟悉心电图,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一个多星期之后,一共发现以心肌缺血为主要特点的异常心电图有近二百人。挑剔的赵老师还把其中有过针灸治疗经历的人,统统排除,说是他们容易受到医生的暗示而影响结果的科学性。

    接下来就是我的事了。根据我们预先制定的方案,我们在卫生所找了一间僻静的小房间,只放了简单的一桌二椅一床。每次进一个病人,平卧后,由赵老师先给他(或她)测一次心电图,我用28号1.5寸毫针在左侧内关穴进针,针尖朝向肘部,用反复探寻之法尽量促使针感向肘肩部放射,然后再用快速捻转加小提插的手法运针1分钟,加强上传之力。其中捻转速度为每分钟120次,提插幅度为1—2毫米。这一方法是我长期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促使针感传导即“气至病所”的方法。在施行手法的同时,由赵老师询问被针者的针感和传导情况,并作记录。每一个人留针20分钟,在留针10分钟和去针前分別运针一次,方法和第一次相同。去针后即刻及半小时后,再各作心电图1次。同时,赵老师还详细地记录了针后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这些她都不让我插手,说是为了保持结论的客观性。由于每个病人连针刺带观察要化一个小时左右,为了抓进度,我们在小屋子里一呆就是十多个小时,赵老师还把来不及看的心电图都不得不拿回家仔细分析。几天下来我都有点招架不住,可她依然劲头十足,满脸和蔼而又一丝不苟,事必躬亲而又不知疲倦,这一点使我不仅感到惭愧同时充满了敬意。
, 百拇医药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117例病人的治疗与观察。在这117例中,有34例感到针刺后,酸胀或酸麻的感觉像一条线或带慢慢越过肘关节和肩关节传导到胸部,有的甚至到达心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气到病所。而且在100多人中就有1/3左右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不是个别的现象,同时这些人既以往无针刺经验,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作过任何心理暗示,所以表明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大多数有气至病所的人,反映当针感到达胸部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一点使赵老师既感到奇怪又颇为佩服:我们的古人竟然在七八百年前已经对此作了总结和记录。我也对这次研究的结果充满了信心。

    然而,在整个观察过程接近尾声时,我们碰到出乎意外的两个病例。一例是个敦实的中年男子,原患有面肌痉挛症,经过吃药好不容易控制住不发,在针左侧内关时,他感到一条酸麻感觉线沿肘上肩从头面部绕了一圈奔向右侧上肢,而偏偏在到达右面部时,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哪块肌肉,沉寂了很久的面部突然又剧烈抽搐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我只能内疚的提出为他治疗面肌痉挛,病人没有理会,悻悻而去,之后再未露面。另一位是老妇人,也是针左内关,她自觉针感缓慢的从手臂进入心脏,此时心脏像被按了下开关似的狂乱地跳将起来。赵老师注视着实时显示的心电图机的液晶屏幕,皱着眉头说:“怪事,刚才心律还是正常的,怎么一下子成了心房颤动。”病人也感到胸部好像被堵住一般。我发现情况不对,急忙把毫针拔出,立即,病人长长出了口气,症状也逐渐缓解,3分钟后心电图也基本恢复正常。这两个病例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气至病所而有效是古人铁板钉钉的结论,为什么反而出现劣性效应?这难道是偶然的情况? (待续), http://www.100md.com(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