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1583
西洋叁
http://www.100md.com 《e Natural Health Center》
西洋叁
西洋叁

     补气药

    西洋叁

    别名:

    花旗叁

    产地:

    西洋叁为五加科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叁的根。西洋叁主产於美国、加拿大及法国,又名花旗叁,中国亦有栽培。中国人叁----吉林叁,和韩国人叁----高丽叁,俱属五加科。

    西洋叁於秋季采挖生长 3-6 年的根。除去分枝、须尾,晒乾,喷水湿润,撞去外皮,再用硫黄熏之,晒乾後称「光西洋叁」;挖起後即连皮晒乾或烘乾者,称「原西洋叁」。切片入药。

    花旗叁中医书最早见於 1765 年 (乾隆三十年) 清代赵学敏着的《本草纲目拾遗》,此书并记载当时传入的西洋医药资料。
, 百拇医药
    叁考 "草药库" 中之 "补虚药" 之 "补气药", 人叁。

    性味、归经:

    苦、微甘,凉。归心、肺、肾经。

    功效:

    养阴生津,清虚火,补气,强心。

    临床应用:

    1. 用於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症。

    常与知母、川贝母、阿胶等养阴化痰止咳兼可止血的药物同用。

    2. 用於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
, 百拇医药
    常与鲜生地、鲜石斛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3. 用於讲话过多,喉乾声嘶及醉酒之後。

    西洋叁 10 克,水煎服,颇效;

    口含嚼食亦佳;

    也可与瘦猪肉煲汤或炖鸡汤。

    用量、用法:

    3-10 克,煎服。

    使用注意:

    叁考资料:

    《本草从新》: "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 http://www.100md.com
    《本草再新》: "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

    《医学衷中叁西录》: "西洋叁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叁而不受人叁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毒副作用:

    现代研究:

    国产西洋叁的根含 12 种以上的皂甙,还含有少量挥发油、树脂、淀粉、糖类、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

    西洋叁所含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还有抗缺氧和抗疲劳、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止血和抗利尿等作用。

    西洋叁跟人叁相比,药效有天渊之别,其中的原因,相信是在乎两个人叁皂甙 Rbl 和 Rgl 的比例。
, http://www.100md.com
    叁皂甙 (Ginsenoside) 是叁的主要成分。甙者,糖也。换言之,是叁醇 (酒精又叫醇) 加葡萄糖。在两者而言,葡萄糖是点缀而已;最重要的是叁醇。叁醇有两大类,第一类叁醇的化学结构,含有两个酒精 0l 或叫 Di-ol (二醇),因此全名是 Panaxa Diol (叁二醇)。第二类的叁醉则有三个酒精,全名是 Panaxa Triol (叁三醇)。不论是人叁或西洋叁,都含有一些叁二醇和叁三醇,前者包括 Rb1、Rb2、Rb3、Rc、Rd 等,後者包括 Rg1、Rg2、Rh1 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叁二醇 Rb1;至於叁三醇,最重要的是 Rg1。西洋叁之所以「凉」,是因为 Rb1 多过 Rg1。人叁之所以「热」,也是因为 Rg1 多过 Rb1。原来,Rg1 会促进血管增生 (angiogenesis),也就是中医说的所谓活血,故是「热」。相反, Rb1 会令血管萎缩,故是「凉」。

    因此,癌病患者是不适宜吃人叁的,因为血管增生等於自动把营养供应给癌,令它能快高长大。相反,由於西洋叁的 Rb1 在比例上高过 Rg1,刚可以切断癌的血液供应。中医认为癌是「热症」,适宜以「凉寒」的中药对抗,正好符合西洋叁的寒凉个性。
, http://www.100md.com
    西洋叁的另外一个药效,是能降血糖。这个功能也可以用寒热的药性加以解释。每当血中的糖分暴升,很多蛋白质便无端端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一些外来的侵略者,因为它们被糖基化 (glycosylation) 後,面目全非,成为一个异物。大量被糖基化的蛋白质会大大刺激免疫系统,因而衍生出发炎 (inflammation) 的徵状,这便是中医所谓的「内热」。

    西洋叁中的 Rb1 能够减低氧化物对脑组织的破坏力 (见 Xiao-Yuan Lian, Zhizhen Zhang, Janet L. Stringer, "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g components in a rodent model of neurodegeneration," Annals of Neurology, Volume 57, Issue 5 (May 2005), pp. 642-648)。,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