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13217
海产鱼生也有可怕寄生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广州日报
东风螺分泌的黏液含虫,试剂缺乏确诊比SARS还难,“财神跟瘟神走”的状态须变,晓港公园褐云玛瑙螺受感染,三文鱼生易被“异尖线虫”感染
             海产鱼生也有可怕寄生虫

     詹希美的博士生正在广州郊外采集福寿螺和东风螺。

    文/图 本报记者邱瑞贤

    “如果不是陈心陶当年在老鼠身上发现了这个虫子,要确诊它比SARS还难!”昨日,刚前往参与卫生部制订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诊断标准专家会议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病原生物学专家詹希美教授回到广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他透露,目前卫生部正在紧急制订该病的临床确诊标准。由于“东风螺”最多的一只携有622条广州管圆线虫,调查发现感染率为27.3%,且接触该螺也可能感染,因此不排除广州暴发流行该病的可能性。同时,专家提醒,近年来高级餐桌吹起的“农家风”和“天然风”已经使我国食源性寄生虫和土源性寄生虫地位悄然发生交换——从2成上升至8成,对此有关卫生部门必须引起警惕,主动监察。

    东风螺分泌的黏液含虫

    詹希美透露,他上周参加由卫生部组织在福建召开的专家会议,是为紧急制订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确诊标准,也就是该病的“诊断白皮书”,将向全国卫生系统公布并拟为控制该病流行减少误诊开展相应的医疗培训。

    据了解,会上对该病的确诊“金标准”包含三个要素——即有生吃螺肉的流行病史,有头痛、发烧、恶心呕吐、脖子发硬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液、脑脊液中有嗜酸粒细胞增高。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基本上就可以临床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对于这次在北京暴发的广州管圆线虫病集体感染事件,作为我国寄生虫研究专家陈心陶第三代“弟子”的詹希美并不意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