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4666
溺爱不是关爱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05期
     从孩子降生到成长的每一天,父母都带着望子成龙的心情对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都想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因此常常把孩子整个地保护起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替他做每一件事。但过分的溺爱并不能使孩子成才。

    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于是,常常无止境地为孩子购买贵重玩具,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以此来弥补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孩子的遗憾。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尽其所能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如做作业、干家务、值日扫地等等。他们尽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的,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事实上。这种幸福观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灾难,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认为幸福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特别害怕困难,不愿接触人世间的艰难困苦,0甚至会将一些平常的事也误认为是痛苦而神经过敏,从而害怕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将希望寄托于别人。

    我们不能否认,艰难困苦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今天,家长也许有能力帮孩子克服一些,那么将来呢?能让羽毛己丰的孩子永远不离开自己的翼护吗?另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习惯行为往往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一个从小就畏惧艰难的人,很难设想他能克服生活中的磨难。因此,做家长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和能力,远比亲自为他(她)解决一些困难意义重大得多。应该教育孩子自觉学会正确对待它,战胜它,而不是消极地摆脱它,回避它。

    不溺爱孩子还意味着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这包括孩子要能够完成和承受与他年龄相称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话,他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他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没有做好,那他也能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百拇医药(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