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外科护理 > 骨外科护理
编号:11203780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1日 《现代护理报》 2006.09.2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以下简称“锁穿”)因其部位开放、固定,血流量充足,置管后活动不受限制,我院对2003年9月~2006年3月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08例病人采用锁穿,不仅解决了血浆置换血管通道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作为病人住院期间的静脉通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临床使用方便、实用,深受病人和家属的认可。下面就锁穿后的护理谈几点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85例,女23例;年龄22~75岁;置管时间最短1天,最长70天,平均21天;一次穿刺成功106例,占98%,穿刺针眼渗血2例,占2%;气胸1例,占1%;无导管阻塞及空气栓塞发生。

    1.2方法

    病人去枕平卧位,头部转向对侧约45度,选锁骨中点下1.5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5ml局麻,进针方向指向环甲关节,针尖与皮肤<30度,缓慢进针见抽出暗红色血液停止进针,先置导丝,后置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导管用缝线固定,导管末端接肝素帽并旋紧。穿刺处用敷贴(我们采用的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留置针透明敷贴,便于观察及护理)保护。

    2护理

    2.1锁穿前指导

    操作前应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说明锁穿的目的、优点,如何配合操作,锁穿后注意事项。如穿脱衣服时避免牵拉管道,洗澡时避免浸水,发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痛或胸闷等不适应立即报告值班医护人员。

    2.2锁穿后的观察及护理

    2.2.1导管固定要牢固:用缝线固定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或扭曲,每次更换敷贴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脱出,昏迷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双手。

    2.2.2防止感染:因导管局部感染的发生率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采用置管输液者每日必须更换输液装置,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每2~3天用0.5%聚维酮碘消毒导管入口处并更换敷贴和肝素帽,保持局部干燥,如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应拔管。

    2.2.3穿刺局部的观察及护理:定期观察有无渗血及导管是否通畅,如局部有渗血及时更换敷贴,必要时在敷贴上加一沙袋压迫局部减少渗出。本组病例有2例发生局部渗血,采用上述方法得以解决。当出现输液不畅或导管阻塞时应先检查输液管及导管是否打折或导管部分脱出,否则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回抽血液通畅后输注,切忌过分用力冲洗导管而导致导管内血栓被注入右心循环致肺栓塞、脑梗塞而危及生命。当输液治疗完毕时抽取5ml肝素稀释液(125U/ml)刺入肝素帽,利用肝素抗凝作用预防留置导管内血液凝固而堵管。如果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我们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有2例采用该法),采用边推液边退针的方法,使管道内充满封管液,退针后迅速关闭导管开关装置,检查肝素帽是否旋紧,防止回血及血液凝固阻塞导管。妥善固定导管末端并交待病人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如发现回血及时加封一次。本组病例未发生导管阻塞。

    2.2.4注意患者一般情况和主诉:置管后要观察全身情况和治疗效果,如发生胸闷、呼吸困难或穿刺侧呼吸音降低时及时报告医生,本组1例患者置管后4h诉胸闷,胸透后发现气胸,立即给予拔管并按气胸处理。

    2.2.5锁穿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观察。对于血液循环量严重不足或休克等危重患者应用锁穿管补液时,护理人员更应严密观察,避免液体输空,预防空气栓塞。

    2.2.6拔管时的护理随着治疗方案的实施、病人病情的恢复,应适时拔除锁穿导管。拔管时应先用0.5%聚维酮碘消毒穿刺置管处,按外科方法拆除缝线后,用无菌纱布在覆盖导管入口处拔管,拔除导管后再按压数分钟,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作者: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邵玉芬路秀萍路军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