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5016
扼住生命的咽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9.28
     栾信庸教授生于1939年2月,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人,早年在农村老家寒窗苦读时,他曾抱定了将来从事理工科的愿望,后来受哥哥的影响,高中毕业时他报考了医学院,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63年栾信庸从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西校区)医疗系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上班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当时全院医护人员一边上班一边“参加革命”,内敛、不善言辞的栾信庸率性“躲进小楼成一统”,一头扎进自家的书房埋头苦读,徜佯在医学的海洋里,汲取能量,充实生活,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大有提高,年轻的栾信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蓄势待发。“文革”后,耳鼻咽喉科的医生调走的调走,休假的休假,科里几乎没人了,栾信庸就带着一帮进修医生支撑着。每天8点上班,他总是提前一个小时准时来到病房,忙着给病人换药。他深知,耳鼻咽喉科的病人不同于其他病人,手术后必须每天坚持换药,如果换药不及时就容易出现感染,手术效果将会大打折扣。8点上班7点到,这一习惯一直坚持了40多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身边的同仁,全科医护人员也都提前一小时到岗,这成为耳鼻咽喉科一项不成文的规矩,而且目前在全院仍是唯一。当时栾信庸家住济南东郊荣军疗养院(现山东省荣军医院),距离医院十多里地,每逢刮风下雪天,他5点钟便起床,步行四五里地到解放桥,然后再坐公交车,准时提前到医院,第一项工作就是给病人换药,有时上午换完了药,下午他还要到病房去一趟,仔细观察病人的反应。每逢元旦、国庆等节日的时候,他总是抢着值班,既便偶尔不值班,他也会出现在病房里,有时干脆在办公室里住下,以便于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 百拇医药
    耳鼻咽喉科肿瘤患者特别多,大多需要手术,栾信庸教授对自己的手术总是慎之又慎,手术前仔细考虑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比如喉癌、下咽癌手术不同于普通外科手术,没有固定模式,术后修复很重要,几针缝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手术的效果。有时做完手术回家后,他还在思考自己的手术过程有无不当之处,手术中某个细节如何做才会更完美,为了思考一个手术细节,常常晚上睡不着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医院设备落后,一台并不复杂的手术也要做好长时间,但不管时间多长,他总是把认真仔细放在第一位。随着设备的改进,他的手术密度也越来越大,早上来到医院,给病人换完药,买几个烧饼吃完就上手术台。在事业鼎盛时期,他几乎每天上手术台,一周最少要做三台大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有时从早上八点一直做到晚上八、九点钟。为了观察病人术后情况,他常常吃住在科里。看着他因劳累过度,身体一天天消瘦,同事们劝他休息,或替他做手术,他坚决不肯,他说:我接诊的病人我必须亲自手术,亲自观察。从医40多年,他做了无数例手术,却从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栾信庸教授究竟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治疗,连他自己也已记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记得,八十年代初以前,他每给一个病人做完手术,心中就多了一份说不出的沉重感。因为按照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手术后的病人症状虽然解除了,但病人的吞咽、发音、呼吸等功能却难以恢复,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让他寝食不安。
, 百拇医药
    耳鼻咽喉科肿瘤病人,尤其是下咽癌、喉癌患者传统治疗方法就是放疗或“烤电”,这种方法虽说解除了病人的症状,但喉功能也已丧失,给病人愈后的生活带来不便。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病人既能解除病痛又能完好地保留喉功能呢?这是当地还未曾有人涉足的国际难题。病人期待的目光容不得栾信庸犹豫,他一头钻进母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慢慢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及声门下癌、T4声门癌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对晚期喉癌下咽癌双侧颈淋巴结严重转移的患者,采用了保留双侧颈外静脉系统的双侧颈内静脉一期结扎技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显著增加了肿瘤的切除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形成完整的治疗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推广,已在国内多个省市得到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乃至全国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他的新创造打破了既往手术的禁忌,使过去不能手术、不能保留喉功能的患者得以成功地进行手术治疗。他曾到国内20余个省市进行手术会诊讲学,去年,在湖北武汉举行的一次医疗学术研讨会上,北大医院一位同行三次真诚地邀请他讲解他的新发明,并一再追问:“老栾,你那保留喉功能的手术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医学同行对他的这一新创举赞不绝口。
, 百拇医药
    这项新发明问世后,他又不断进行科研、不断攻关,先后做出了医疗同行认为不能为之的手术新发明、新创造。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会厌下移、室带下移、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舌根下移等多种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自行设计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皮瓣裂层皮片颈部巨大组织缺损联合修复术、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喉功能重建术、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舌根重建术、倒置喉气管瓣下咽重建术等。栾信庸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事业40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荣获国家奖4项,省级奖6项,其中“次全喉切除及其扩大”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带蒂会厌胸舌骨肌筋膜及肌膜瓣手术治疗严重喉气管狭窄”199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下咽癌的基础和保留喉功能手术临床应用研究”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喉癌、下咽癌的手术疗效、转归及治疗评价研究”2003年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16名,参与编写了《实用耳鼻喉科学》、《喉科手术学》多本专著,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 http://www.100md.com
    栾教授技术的高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求医。1992年,黑龙江省一年轻女孩在韩国因故喝下硫酸,喉功能严重受损,吃饭、呼吸几乎都不行了。病人在韩国治疗一段时间后又回国在北京治疗,但效果均不见好转,于是求治于栾教授。栾信庸教授取病人结肠代食道,用激光将喉头瘢痕打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呼吸、吞咽、发音三大喉功能全部恢复,病人父亲见此情景扑通一下跪在栾教授面前,叩头感谢,连声说:真是神医!真是奇迹呀!近日,就在记者前往齐鲁医院采访时,正在此住院的一位六十多岁的北京籍下咽癌患者听说记者的来意,抓住记者的手恳请记者好好写写栾教授,他说他是在北京301医院经朋友介绍来此住院的,虽然他说话略有费劲,但已比入院前大有进步,栾教授介绍说,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他的喉功能就没问题了。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他们大多是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前来找到栾教授的。提起栾教授技术的精湛,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们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他是我们的楷模,他为全省医疗界争得了荣誉!

    雷大鹏是栾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在他眼里,栾教授是位不善张扬、平易近人的慈祥老人,但是要做好他的学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在治学方面的严谨让刚刚拜师于他的学生几乎无法适从。
, 百拇医药
    栾信庸教授是个“挑剔”的人,这一点几乎无人不知。每年招收研究生计划下达后,栾信庸总要跑到医务处详细了解分给他的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先期摸底考察,对于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学生他坚决拒收,医院领导知道他的脾气,每每这个时候总是“迁就”于他,但心底深处却充满了敬意。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他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医生,他对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医学是门严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小小的闪失都会事关人命。他说,只有把医学作为一项事业的人,将来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有一次在做临床操作时,有位学生来晚了一会,他二话不说亲自上台操作,他用行动感染着大家,后来那位来晚的学生天天第一个到岗。他的学生说,看栾教授每做一个手术自己都有很大提高,他对手术细节的精益求精让人佩服。

    栾教授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治学之外他对学生威而不猛,俨然一个慈祥的长者。每逢节假日或者双休日,他总是邀请他的单身学生到家一起就餐,一来二去几次过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感渐渐解除,学生们自发地一起到他家里聚会,一起包水饺,一起谈人生,交流体会。和学生们在一起,他的脸上溢满了笑容。几十年过去了,他共培养了40多名研究生。学生们个个秉承了他严谨的治学风格和良好的医德,外出会诊从不张扬,和他一样谦虚、内敛,认真、好学,他的学生个个在技术上出类拔萃,成为许多大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主力。学生中的佼佼者潘新良教授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委员、头颈专业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山东省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 http://www.100md.com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共设有头颈外科组、耳科组、鼻科组、神经性耳聋四个小组,栾信庸教授任头颈外科组组长。头颈外科组自上世纪50年代始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业务水平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喉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喉功能保留率最高的治疗中心;颈段食管癌、颈段气管癌、累及喉气管的晚期甲状腺癌、严重喉气管下咽食管狭窄的治疗亦达国内领先水平;下颌骨外旋和上颌骨外旋入路为颅底及咽旁间隙肿瘤的切除提供了两种全新的手术方法;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所有这些成绩是与栾教授的努力分不开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周日光介绍说,该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24年,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风格,是我国耳鼻咽喉科学发展的奠基地,在国际上亦享有一定的声誉。自50年代起,该科就以内耳开窗术、颅脑手术、人工喉、全喉切除后食管发音、咽喉肿瘤手术治疗及喉功能重建享誉国内外,并举办头颈外科、耳神经外科全国性高级医师培训班22期,承担全国各地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近30年来,该科在头颈肿瘤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方面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手术患者来自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在这些成绩之中,栾信庸教授功不可没。
, http://www.100md.com
    栾信庸教授自上个世纪八十代中期开始担任科主任,他以自己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给全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全科的发展。在工作生活上,栾教授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2000年老伴患病至今卧床不起,栾信庸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天天坚持上班,出于无奈,他便雇了个保姆侍候老伴,从未因此影响过工作。虽然年岁已高,如今他还常常走上手术台,有时因长时间的手术劳累身体发虚,同事们劝他第二天不要来了,他回答说:“不行,昨天的病人我还需要看看。”工作上他是一个不善表达重视实践的人,平时和同事们相处时他又是个热心人,事事先替别人着想。有时同事之间因工作出点小小的摩擦,他耐心地做工作,一如他在手术台上一样,细致入微。受他的影响,全科同事和睦相处,业务上不断进取,形成了人心思上的好风气。

    采访行将结束时,护士长仲秀荣的话又在耳边回响:早该给栾信庸教授好好写写了。当记者静下心来梳理采访内容时倏地明白了----栾信庸教授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已深深写在患者和同行们的心中,这岂不是关于他的最美的篇章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