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728
一周的准备只为8分钟的采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日 05年 智慧公社第四期2005.11 25周年特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采访的成功,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需要以长期磨练出来的职业机敏作底气。

    做媒体,从来就没有捷径!

    紧张的对话过后,挂上电话长舒一口气:终于搞定了,就好像压在心里的重担被轻轻地卸了下来。

    说的是采访国务院法制办科教文卫司副司长宋瑞霖。今年10月中旬,报社决定专门出一期关于委托加工的特刊,要在头版做一个虚拟论坛,宋瑞霖就是准备采访的嘉宾之一。按理说面对一般的采访对象也用不着如此紧张,没必要准备那么长的时间,但此前听陶总编说过,宋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忙,很难找到他;二是他比较熟行,不轻易接受不内行记者的采访。

    交稿时间定在10月17号,我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学习有关委托加工的知识。陶总编先约了宋瑞霖,正好他从国外回来,已经是14号了。约定的时间是下午3点,之前我已经将采访提纲发到他的信箱,为了节省时间我只列了4个问题。

    14号上午我就先做好了采访硬件装备。据说宋讲话很快,所以必须要用电话录音,我将设备装好调试完毕,3点正准时拨通了宋的电话,他正好在,我就单刀直入:“宋司长看了提纲吧”。“还没来得及看”,“等我看完你再打吧”,在我略一迟疑的时候,他说。没办法,我就说好吧,我又和他确认了时间,4点钟再采访。

    一挂电话,心里就意识到自己错了,他那么忙,指不定4点的时候又有啥紧急情况呢,当时就应该直接问了,不能迟疑,但没办法了,只能祈祷他4点的时候还在。

    呵呵,运气还算不错,再一次拨通电话,他还在。这一次你跑不掉了,我心里想。

    “宋司长您好,我是×××,提纲您看完了吧?”

    “看完了,不过这个问题比较大,今天我很忙,不好详细回答。这样吧,你明后天再找我吧”。

    一听这话我急了,这不是又要错失机会了?明天就要交稿了,一定要他讲几句才行,我不得不再次放低要求。

    “我们知道您忙,所以就问两三个问题,明天就要出报,就差您这边了,麻烦您就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地说一下吧”。

    他还算爽快,就说:“那好吧,我就给你分析一下吧”,答了第一个问题。在他快答完的时候我又及时地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随后在他回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一些疑问和反问,照着想好的路子将所有的问题都一并带入。期间他的手机一直在响,我眼看已经差不多了,不失时机地打断他,说:“您接手机吧。”

    一看录音笔,八分钟。

    接了手机后,他说:“有急事,到此结束吧。”

    医药经济报2005年 智慧公社第四期2005.11 医药经济报25周年特辑, http://www.100md.com(文=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