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283
财经记者的专业挑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2日 2006年智慧公社总第六期(2006.6)
     财经记者平时必须拿出30%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东西,不管是查阅新闻背景资料还是学习专业知识,要成功就要耐得住这个煎熬。

    一个记者会经历几个不同的时期:一开始会做得比较顺手,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出现一个瓶颈或者是门槛很难迈过去,或者是你发现该写的都写得差不多了,近似于写作枯竭的状态。我觉得现在、将来财经类的报纸在内容上还是一种新闻资源的竞争。这种新闻资源大多数是由记者对于当期报道以外的资源开掘和把握的能力来决定的。

    比如说《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她是很多人都比较认可的优秀的财经记者。她在新闻专业方面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很强的素质。上大学时她好像原来报的是中文系还是历史系,一个很偶然的因素才把她调到新闻系。大学毕业之后她对当记者仍然不是很感兴趣,她也许认为不高级,或者说不是做学问的。但后来发生了一些偶然因素,最主要的是她意识到作为记者,与社会的接触是最密切的,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是最深刻的。实际上胡舒立在大学基本上已经把外语的底子打好了,能够比较熟练地用外语采访。大学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工人日报》,在北京做了一段时间后,又到厦门做地方记者。在这期间她发现做记者是非常有意思的,可以接触更多的人、报道更多的事件。
, http://www.100md.com
    后来她有了出国的机会,1992年从美国回到国内,到了《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工商时报》改版为日报,这个时候胡舒立已经完成了从国际财经新闻向国内财经新闻的转型。其实她也是从最初初步的经济报道、从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开始学起。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晚上非常晚,她给我打电话一起讨论A股、B股是怎么回事。我们当时都是从最初这些基础知识学起的。包括1990年10月《基金黑幕》这篇文章,后来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的财经报道中很重要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在采写的时候,也另外请了比较熟悉证券市场的专业记者,从市场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财经》杂志的记者一起合作做了报道,最后合成一篇文章。其实那个时候《财经》杂志对于证券报道还是非常小心的,为什么呢?大家觉得不是非常熟悉、非常有把握的事情,一直非常谨慎。

    这个例子是说,在新闻资源的积累、形成优势方面,记者的成长和报纸、杂志成长的路子是一样的,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竞争力的资源,这些资源最终成为你能不能成功的门槛。有了这个门槛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保持在行业领先的位置,有了这样一个位置之后才能够逐渐成长起来。
, 百拇医药
    现在财经报刊最大一个特点是年轻的记者非常多,工作两年就算是老记者了,一年就资深了,半年就是比较熟练了,一两个月就什么都敢写、都要写。我跟一些读者讨论财经新闻的时候,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一篇报道,我问甲:你注意不注意它的真实性?他说“我根本不注意,我现在看财经报纸主要是看标题,发现感兴趣的标题或者内容,自己再调查分析”,他说“你们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些素材积累”;我再问另外一些人,他们说“我当然相信是真实了,如果看报纸不信的话,还要你们干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很重要的原因是记者能够提供的报道除了真实性、客观性,还有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你提供的资讯本身能不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对这个事情完整的理解。有的记者这一期的文章不错,下一期就出现非常大的落差,写的东西完全就不对了。除了他对这个行业是不是理解、感兴趣,很重要一点是他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新闻资源的积累,一两篇稿子做出去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存货了,表现就是报道的稳定性非常差,“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因此,财经记者平时必须拿出30%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东西,不管是查阅新闻背景资料还是学习专业知识,要成功就要耐得住这个煎熬。
, http://www.100md.com
    这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在掌握新闻资源的基础上,你有没有把握和调度这些资源的能力。其实很多记者对这个行业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或者是在稿子写出来见报之后,就会发现不是很完美或者很清楚的稿子。为什么?我觉得这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或者对行业信息的调整能力有关。

    此外,我觉得财经记者还要解决好“为自己写作还是为读者写作”的问题。曾经有一种说法,财经报道大概有两种写法,一种“为(for)经济而写作”,还有一种是“写关于(about)经济的”。不同的写法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为经济而写作”的记者一般是为了报道而报道,为了写作而写作。这种报道往往和新闻事件贴得非常近,或者说记者会比较被动地依附于某个事件本身,基本上是按照新闻来源、按照发布者的口径和目的采访写作。包括提问也是这样的,“能不能解释下这件事的意义?”或者说“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或者说“这个公司发生的并购为什么要采取这个做法?”比如说某个公司高层被解职了,“为什么要把他开掉再引进一个新人?”等等。无论是从记者思路还是实地采访,很多记者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从本质来说,记者与被报道对象关系过于紧密,基本上成为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公司、某一种权力的代言人。
, 百拇医药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态度,就是要“写关于经济的”,实际上这是“为读者写作”的一个要素,就是读者对什么感兴趣,或者说这个事件对读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力,我们就要去关注什么。不能说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出口退税的政策,我就要替国务院做一个解释。我一直在跟很多记者说,当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不要直接只注意“第一落点”,或者说那是不够的。报道一项政策的发布,首先要去采访那些受政策影响的人。当然很多记者也这么做了,但不是特别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时间长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就是报道的独立性的问题。有了独立性,有了“为读者服务”的心态,你采写报道的角度就会比较清楚,就可以有意识地体现读者的普遍兴趣。大家都说财经新闻非常专业、非常枯燥,难做,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经常是为新闻来源、为被报道者而写作。如果是“为读者而写作”的话,我觉得至少能够部分地解决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或者是枯燥的问题。

    很多记者一遇到专业性问题过不去,就去查词典,或者是问专家,解释这个概念什么意思,这当然好;但可能找到的这个解释是从教科书上抄来的,是为解释而解释,抄来的解释还不如原来大家已经理解的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一句话有两百字,一口气都读不下来,这是为解释而解释。我问记者假如你是一个读者,你觉得你能懂吗?他说也不懂,那这种解释就没有什么价值。
, 百拇医药
    “为谁写作”还有第二层含义。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份报纸,或者同样一个记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写作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可能今天为政府写,明天为股市分析师写,后天为某一个企业家去写,还有一天可能真正为读者去写,还可能是为记者自己去写。这种状况假如出现在一张报纸上,就觉得这个报纸很乱,没有逻辑,没有阅读的连续性或者阅读的快感。什么原因?也是“为谁写作”没有把握好。这个问题在报纸上尤其重要。因为报纸更强调一种舆论平台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客观、翔实地报道新闻,反映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是为读者的需要考虑,或者是人性化的财经新闻的一种要求或者趋势。

    如果再进一步讨论,什么原因造成上面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原因比较多,比如作为财经记者,现在感受非常深的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做上市公司的报道,你的责任是要告诉读者公司的真相,但最大的问题是你对这个公司公开的状况很难把握。如果完全按照它的公告或者是公开披露信息——按说他的信息来源是比较稳定的——分析的话,会发现真实情况可能完全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上市公司造假的问题,当年银广夏造假案被揭露,如果完全按照他披露的信息去报道,最后发现不是为读者写作,而是为银广夏写作。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财经记者可能要比娱乐新闻记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调查,研究更多的资料。
, http://www.100md.com
    很多人在谈管理类新闻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台湾的《天下》杂志,包括大陆也有很多读者。《天下》的编辑定位中有一句话,叫“立足台湾,放眼全球”。这里面的含义首先强调我们的杂志是本土的,我写的东西一定要给台湾的人看,是岛内感兴趣的话题,岛内重要的企业、企业家,首先要为这部分读者服务;同时,要放眼全世界,把全球最先进、最时尚的管理经验介绍过来。在这个意义上,成功的报刊、成功的记者一定要非常清晰地往前走,我们现在是不是不清晰呢?我觉得也不完全,但至少还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记者无论做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需要拿出很多的精力来从比较高的层面去关注研究读者。否则你会发现,周报一个星期发一篇文章,一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会发现也许还在原有的业务圈子里面生存。

    医药经济报2006年 智慧公社总第六期(2006.6), http://www.100md.com(《财经时报》总编辑 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