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62571
国资委的新姿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3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24期(总第2379期 2006.10.30)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的官方网站上对于华润重组华源作出最新的表态:国资委将所持有的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9.136%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华润总公司。重组后,华源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

    市场对于这一表态的解读是: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的央企重组案已经接近尘埃落定,而随着包括华源在内的4家央企撤销了“直属央企”的身份,国资委对于央企整合的意向渐由“合纵”倾向“连横”。

    笔者认为:首先,在华源重组进程中,国资委的角色一变再变,如果此番华润主导的议案能够最终获得通过,则表示着国资委对于央企重组有了新的姿态,对于推进纷烦复杂的医药央企改革进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次,从本身并无资金实力和重组资质的诚通不堪重任,到资金雄厚、有强烈重组意愿的华润出马,致使方案通过,对于“华润—华源”这两大央企而言整合大戏还只是刚刚开始;再次,如果就此判断国资委将主导众多央企的加速合并,以实现“做大”愿望,仍只是市场推测。单就医药央企而言,每一个都有迥然不同的个体状况,众多并不成功的医药企业并购整合案都已经告知业界人士:行政性的“拉郎配”既不能实现简单的“加法逻辑”,也不是解决企业自身问题和面临挑战的“灵丹妙药”。
, 百拇医药
    此次华润提出的华源重组方案,除了日前披露的“华润与鼎晖分别出资50亿元和20亿元持股70%和30%”和“两公司置换医药和纺织业务”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华润高层悉数入主华源。华源集团董事长将由华润集团董事长陈新华兼任,副董事长由华润集团总经理宋林兼任;总经理由华润集团副总裁乔世波担纲,副总经理则由华润集团董事阎飚出任。同时,华源集团创始人、年逾六旬的原董事长周玉成将彻底退出;华源集团总裁张杰则安排改任集团副总裁。

    由此可以看出,华润在其中所处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华源重组从滥觞至今已有经年,故事的最初主角一直是国资委。

    第一回合,2005年初,上海方面提出方案:拟将上海市国资委实际持有的上海医药集团控股权转予华源集团,以此换取上海市政府对华源集团的控股权,令华源由央企转为上海市企业。彼时,国务院国资委对此提案的疑虑与谨慎,与上海市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动,恰成对照。这一方案最终未能得到国务院国资委同意。
, 百拇医药
    第二回合,2005年中,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全球选秀”招聘华源总裁,据称:原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在笔试中建议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华源重组,因为“中央本应比上海拥有更多的资源”。2005年底,国资委决定由其“钦定”的央企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平台——中国诚通控股公司出面,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亿元重组华源,从而实现中央国资委增持华源股权,进一步加强对这家身处上海的央企的控制权。但是国家开发银行对于诚通和华源均不看好,而诚通自身势弱,重组的资金迟迟不能解决,诚通最终退出。

    第三回合,作为总部设立于香港、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的大型央企,华润2006年上半年的介入自然比诚通来得强势得多。但重组的过程仍不顺利,华源系的股权架构非常混乱。在取代诚通主导重组之后,华润的行事方向与国务院国资委并不完全一致,这也是华源重组一再拖延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国资委自2005年以来为了这家总资产近600亿元、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的国内最大医药集团的拯救与促醒,所采用的方式不能说不多,但极力主导的央企重组过程耗时长久,却既未能尽如己愿,亦非众望所归,国资委亦开始反思这一模式的利弊。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24期,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