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2128
我是记者我怕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28期(总第2383期 2006.11.08)
     我22岁新闻系毕业就当上了记者,这可是正经八脑的大报记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十几年来,我从未向权势低头,也未向暴力屈膝,更不曾为金银所惑,套用一句很酷的话“我是记者我怕谁”。可在私底下,我也有害怕的东西,不信你看——

    胃内空空眼前黑

    我的工作性质就是跟信息赛跑,这让我生活无规律,饮食更是杂乱,食无定时,饥饱不均。追访,赶稿,可能忍饥挨饿;遇上肥差,难免暴饮暴食。胃病看出了破绽,偷偷向我发起了攻击。

    干记者的第三年,我开始消化不良,饭后饱胀,爱打嗝,但胃不疼,只是吃生、冷、辣的东西,或喝了酒后不舒服。那年体检,医生特别给我做了胃镜检查,告诉我是“慢性胃炎”,给我开了些药,叮嘱我要定期复查,至少3个月一次。我没放在心上,我的工作无法照顾胃,只能让胃来适应我。

    干记者的第五年,我的胃病变了调,开始出现心口疼、反酸、嗳气等症状,饿的时候胃痛得厉害,不过只要有东西下肚,疼痛就能缓解。于是,我经常背着饼干去采访。折腾了2~3年,也没去看医生。一次夜间赶稿,我突然一阵眼前发黑,大便都是黑色的,这可把我吓坏了,医生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动员我早做手术。
, 百拇医药
    医生建议:

    控制情绪 溃疡病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有重要作用。情绪紧张、忧虑最容易引发溃疡病,引起胃肠的植物神经中枢(下丘脑)功能失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缺血、脆弱,易致溃疡形成。成天绷紧神经的记者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饮食调节 胃很敏感,对食物的反应快而强烈,比如吃多了红薯类食物,马上就会烧心、反酸,那是因为食物刺激胃酸分泌过多的缘故,而胃酸过多正是胃自我消化、形成溃疡的原因之一。记者应该戒烟、忌酒,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此外,酒精能破坏胃黏膜保护层,使黏膜容易被消化成溃疡;食物粗糙、过冷过热、暴饮暴食也会损伤胃黏膜。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以增加唾液分泌,稀释并中和胃酸;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避免零食,尤其是睡前不进食。

    讲究卫生 幽门螺杆菌是溃疡病的罪魁祸首,它能释放蛋白酶破坏胃壁粘液屏障,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溃烂成疮;它还有在人群中蔓延和反复感染的本事。胃溃疡患者除了使用抗菌药物消灭胃内现存的幽门螺杆菌以外,还要讲究卫生,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牙具等引起传染,更不要与孩子亲嘴和嚼食喂养。
, 百拇医药
    警惕癌变 十二指肠溃疡癌变较少,胃溃疡则有癌变倾向,平时要注意以下癌变征兆:1.疼痛性质改变:溃疡病的空腹痛、进食后缓解的规律,变为饱餐痛,或持续性疼痛,或有所减轻;2.明显消瘦: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短期内有食欲减退、厌肉食、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营养状态不佳、明显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3.出现固定的包块:心窝部可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且包块迅速增大,按压疼痛;4.无法解释的黑便:一般黑便可见于进食大量猪、羊、鸡等动物血之后,也见于服用某种药物之后。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

    长夜漫漫不成眠

    与许多同行一样,我患有顽固的失眠症。你想,采访不完全,稿子写不出来,编辑狂催稿,我能睡得着觉吗?天长日久、积劳成疾,我这失眠也就越来越严重。

    因为失眠,我整天昏昏沉沉、头晕脑胀,工作没效率,连吃饭都不香。按理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应该倒头就睡才对。医生说,我的失眠症就是工作、精神紧张造成的,如果能去除病因,失眠就可以治愈。可我怎么可能去除病因呢,这心理紧张就更难去除了。
, http://www.100md.com
    医生建议:

    忙里偷闲插空睡:在新闻发布会前,记者不妨在板凳侧扶手上睡一觉;在采访途中的车上抓紧机会小睡一会儿。

    动笔之前睡一觉:缺觉的头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先睡一觉,往往事半功倍。

    抓住困意不放掉:困劲儿来的时候,千万别让它跑掉,先睡一觉再说吧。

    安眠食品助安眠:猪脑、桂圆、莲子、芝麻、核桃、豆浆、黑豆、红枣、百合、枸杞、蜂蜜、苹果、香蕉有助睡眠,晚餐或睡前可常吃。

    尽量不吃安眠药:安眠药能不吃就不吃,以免成瘾之后扔不掉。

    不喝浓茶不吸烟:这些“兴奋剂”往往是引起失眠的导火索。

    运动疲劳好睡觉:运动是最好的催眠药,体力疲劳后,睡眠格外香。
, http://www.100md.com
    信息多多脑晕沉

    两会期间,每天要应付大量的信息,我必须用最短的时间筛选、精选、整理成稿及时发表,感觉10个脑袋都不够用,焦头烂额的。记得那一天,编辑催稿催得很急,我连一篇像样的短文也没整出来,眼看这截稿时间要到了,我突然一阵恶心,随即吐出了一肚子酸水,接着是黄色的苦水,那恐怕就是胆汁了。我迷迷糊糊地伏在电脑桌上,使不出一点劲儿……编辑打电话催稿时,我只说了句“我要死了……”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后来,同事把我送到医院,经过一通检查、会诊,查不出任何病变,只得了个病名——“信息综合征”。

    医生说,我的情况属于信息消化不良,在头脑中高度膨胀,再加上高度精神压力,导致紧张性休克。

    “好险呐!若不是大家把我送到医院来,我不就去见马克思了吗?我以后会不会得精神病啊?总是反复发作,也够可怕了!”我有些担心。

    “信息焦虑综合征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为精神疾病,只要能找到它的起因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还是有办法控制的。”医生宽慰我。
, 百拇医药
    医生建议:

    “信息综合征”又称“信息焦虑综合征”或“知识焦虑综合征”,其病因是大脑长期大量接受、处理信息,造成大脑皮层活动抑制。一些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的人容易因此出现突发性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或疲惫等症状。本病的易患人群为25~40岁的高学历者,多见于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等人群。

    本症的表现一般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信息消化不良: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却来不及消化,时间一长,便会出现偏头痛、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紧张性休克等;2.信息干扰:大脑中可能同时贮存着大量同类信息,对各种信息接触过多,又不善于分析和处理,会变得思绪混乱,判断力下降;3.信息恐惧:知识更新过快,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知识,有些人会因此顾虑重重,因负担过重或担心跟不上时代发展,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预防本症的办法是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保证9小时睡眠、大量饮水、生活有规律等,可是以上几点,记者几乎是做不到的。别怕,记者不妨“以毒攻毒”,用现代化来克制现代化:
, http://www.100md.com
    换脑 用电脑代替人脑来理顺、筛选信息。如果说以前靠笔杆子、打字机写稿,那是土枪土炮;现在用上电脑那可是机枪、火箭了。

    升级 现代信息膨胀之快,也有把电脑涨坏的时候,“容量不够”、“内存不足”、“速度太慢”往往会限制工作效率。这十几年来,电脑从“386”、“486”、“奔腾系列”……换了一带又一代,硬盘从1GB换到80GB。硬件更新了,软件更要更新换代,Windos95→98→2000→XP,每一次升级都让效率更上一层楼。

    数字化 现代新闻工作者要会使用各种现代武器,如数码摄相机、摄影机、录音设备、快速输入法、快译通、各种通讯设备,利用各种数据库……

    除了以上三点,记者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病魔,如视觉疲劳症、强迫综合征、压力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形形色色的精神心理障碍等,需要记者注意各种心理卫生,人生之路才能走得稳健,一路走好!, http://www.100md.com(王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