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1222
房颤消融成功率已达80%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8日 《北京商报》 2006.11.08
     继15年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应用于临床之后,有人将房颤导管消融称为心脏电生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目前在我国,面对这一新的发展,人们一方面心存疑虑,一方面在收获信心,房颤导管消融在争论、探索中逐渐加速。

    我国房颤患病者约有400万,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房颤人群。过去长期依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过漫长的临床实践后证明多数只是有限的缓解症状,仅少数情况下能转复房颤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主任说,导管消融的问世虽然带给了人们治愈房颤的希望,但国内心内科医生对这项技术仍心存疑虑。有研究证实,房颤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生命质量亦明显下降。我国非瓣膜病房颤的年脑卒中率达5.3%。

    进入今年,房颤导管消融的快速进展正在驱散人们心中的疑虑,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窦性心律的价值。首先,尽管房颤发病的电生理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在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以肺静脉及其周围的左心房后壁为干预目标的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均在80%以上,合并不良后果的并发症发生率在0.5%以下。方法学上已形成了以环肺静脉线性消融为核心,其他消融方法为辅的房颤消融策略。渐趋统一的消融策略增强了人们推广普及这项技术的信心。

    另一方面,用于导管消融的技术手段也已明显改进。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及实时标测系统的问世,使复杂的左心房导管操作变得相对简单而直观。此外,三维标测系统能实现与三维CT/MRI影像技术的不同程度融合,使左心房的三维解剖重建更加准确而精细。同时,在准确构建三维解剖的基础上,这些三维标测系统还能实现电压标测等,帮助阐释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不仅带来了心脏电生理发展的全新模式,而且突破了既往逻辑概念。

    在过去,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几乎都是几经药物治疗、最后失败的患者,导管消融往往只是这些患者的最后选择。但是,导管消融所获得成功率远远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所获得的成功率。有研究结果表明,87%的消融组患者、29%的药物组患者无房颤发作,消融组成功率显著高于药物组。随机对照或对照研究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价值,在最新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导管消融列为与胺碘酮对等的适应证。

    据介绍,马主任说,尽管开展房颤消融的医院还很少,但术后成功率和安全性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明显缩短了与国际的差距。近3年来,房颤消融所必需的三维标测系统在国内迅速增加到50台;2005年世界范围内房颤导管消融的例数为3.7万例,国内房颤导管消融例数达到1500例。预计2007年世界可能超过5万例,在2008年将超过每年7万例。与国外相比,国内还处于上升阶段,今年的例数预计将达到3500例,而2008年的房颤导管消融的年例数可能达到1万例,与国外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http://www.100md.com(刘锡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