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18462
颈椎病微创及非融合治疗已成热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9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1.09
     颈椎病的传统手术治疗往往需要以较大的创伤作为代价,而颈椎椎体间融合后出现相邻节段间失稳并引起相关临床病症,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和颈椎椎体间非融合手术治疗的应用,成为近几年来临床关注与探索的热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刘忠军教授在其报告中,对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和颈椎椎体间非融合手术治疗进行了专门介绍。

    ■颈椎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伴随着整个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大趋势,近几年来,颈椎微创手术技术在临床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刘忠军教授介绍,目前在国内用于治疗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减压技术 该方法一般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或激光气化技术进行颈椎间盘髓核的减压,由此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组织的压力,从而缓解临床症状。该类技术多被用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刘忠军教授指出,按照现在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减压和融合稳定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未能使颈椎椎间关节获得融合,而其远期疗效是否会好尚待进一步观察,尤其应当对其进行大宗病例的临床对比性研究。
, http://www.100md.com
    经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与椎体间融合技术 该技术的手术步骤与传统手术类似,所不同的是手术不是在直视下操作,而是通过内窥镜将手术野传送到监视器屏幕上。同时,其特制的手术器械也是通过一狭长的工作通道进行操作的。据国内几家医疗单位报道,应用该技术确实能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基本相同。然而,目前该手术尚仅限于治疗病变节段较少,且以椎间盘“软性”突出为主的一些相对“简单”的病例。

    上述情况表明,微创手术有其自身特点和适应证,其有些方面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与分析,不可盲目应用。另外,微创手术在颈椎外科所发挥的作用尚比较局限,至少在现阶段还只能应用于部分领域。其实,国外同行对微创手术的弊端这样概括:费人力、费时间、设备贵、培训难。

    ■颈椎病非融合手术治疗

    不少颈椎退行性疾病(如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后远期观察结果显示,与椎体融合区域相邻的未融合节段容易出现退变,并由此继发临床症状。正是基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国内外不少学者近年来对颈椎非融合技术进行了大力研究。其中,人工椎间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刘忠军教授说,颈椎人工椎间盘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颈椎椎间关节的活动,与椎体间融合手术相比,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相邻节段所受到的异常应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一直受到脊柱外科医生的共同关注,如人工椎间盘本身的正常工作状态能维持多久?人工椎间盘机械磨损后是否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颈椎人工椎间盘的临床应用指征也是学术界近两年来争论的焦点。多数学者认为,颈椎人工椎间盘适合于病变节段较少、颈椎退变不显著的年轻患者,而不适合高龄且颈椎退变较显著的患者。已有观察结果显示,对于颈椎退变较显著的高龄患者,人工椎间盘多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失去活动功能。其原因并不难理解,即颈椎节段间的连接实际上为一由前方椎间盘与后方两个侧块关节所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当颈椎退变已造成侧块关节狭窄并失去活动功能时,仅在椎体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人工椎间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国内近两年颈椎人工椎间盘的应用也已达数百例,并取得一定临床经验与疗效。但刘忠军教授指出,国内在颈椎人工椎间盘应用技术与应用指征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使得有些手术对病例选择不当,临床疗效不佳。

    本报记者 靖九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