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3599
治疗性乙肝疫苗尚在试验中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3日 《中国妇女报》 2006.11.13
     专家指出:疫苗疗法不能取代药物治疗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令人振奋。许多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询问治疗性乙肝疫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是否意味着乙肝治疗已经有了新的绝招?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本报特约记者采访了以诊治肝病见长的北京解放军302医院的专家。

    据该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士敬博士介绍,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对预防性疫苗进行改进,弥补和激发机体的某些免疫反应,修补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缺陷,激发机体自身产生清除病毒的能力。治疗性乙肝疫苗是对预防性疫苗实施结构改造或是添加新型佐剂来达到治疗目的的,现在正在试验进行中的有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抗体化抗原疫苗等,这些疫苗可以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对病毒的清除。

    刘博士指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为1.3亿,慢性乙肝患者3900万。我国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处于免疫麻痹、免疫耐受阶段,各种抗病毒药物治疗对这些患者效果不太理想。治疗性乙肝疫苗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正确识别乙肝病毒,打破机体免疫耐受状态,从而恢复和启动免疫应答机制,产生内源性细胞因子,再配合抗病毒药物,达到治愈乙肝的目的。
, 百拇医药
    治疗性疫苗尚处于试验阶段。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现已通过一期临床试验(初步安全性试验),正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有效与安全性的人体试验研究),如果顺利的话,还需要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如果三期试验顺利结束,试验结果证实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都令人满意,方可上市,让广大患者使用,这样一个试验周期应该在4年以上时间。

    治疗性疫苗适用对象是持续性感染的乙肝患者。尽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研发需要一个复杂过程。治疗性疫苗的组成不像预防性疫苗那样单纯,它需要不断调整组合,以便打破免疫耐受,提高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疫苗的稳定性、佐剂的选择,都有待时间的检验。由于乙肝病人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的突变、疫苗的剂量等等问题尚未解决,治疗性疫苗还不能马上上市,投入临床使用。处于验证中的治疗性疫苗必须严格按照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程序,进行临床试验,只有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新药批准文号,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成为可以让广大患者使用的疫苗。如果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的销售所谓治疗性疫苗的广告或是宣传,肯定是骗人的。刘博士同时强调,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发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临床试验观察,疫苗疗法不能取代药物治疗。目前,治疗乙肝的各种药物很多,广大乙肝患者需根据自己的病情,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用药,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切莫因等待治疗性乙肝疫苗上市而耽误病情。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首家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在京成立

    11月8日下午,由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授予的“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在解放军302医院挂牌成立。中心主任由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感染与肝病学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小儿肝病临床、病理诊断与科研工作的302医院小儿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出任。这是全国妇联在我国设立的首家青少年乙肝诊疗中心。同时授牌的还有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据介绍,该中心成立后,重点以小儿肝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为主攻方向,通过进行小儿肝病多发及罕见病的病因、病原及临床病理等基础研究,构筑比较完善的中国小儿肝病的疾病谱;完成对小儿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基因结构特点、病毒变异及规律与临床特征、病理及治疗的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抗病毒的疗效;深入研究HBV/HCV感染的自然史及在中国患者不同年龄组的免疫状况、病理特征、遗传生物学特征及其与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及转归的关系,为制定全国小儿肝病诊治规范提供依据;继续研究乙肝病毒DNA序列的变异与其垂直传播的关系,找出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有关的变异位点及失败后个体免疫状况、耐受机理、转归及治疗,并提出改进乙肝疫苗抗原表位的方法等研究;获得与现有乙肝疫苗免疫失败或免疫逃逸有关的位点,为研制新型乙肝疫苗提供依据。同时,致力于小儿肝病伴发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评估及防治,并定期开展“病人之友”健康教育讲座,对相关患者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百拇医药(黄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