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2323
吴梧桐:做酶工程产业化的推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11.13
吴梧桐:
做酶工程产业化的推手

     吴梧桐,1937年8月生,福建漳州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药学系。曾任南京药学院和中科院生化所讲师、中国药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主任、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本报记者 赖强

    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人工胰岛素”在美国问世,生物制药产业几何级数的增长开始让越来越多的资源迅速朝这一领域聚集。

    “而当时生物技术在国内基本还是空白,就拿酶工程来说,虽然有研究但离产业化的距离还很远。”1983年,46岁的吴梧桐来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做访问教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国外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到,中国的生物技术马上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而中国要发展自己的生物技术,除了要学习先进的尖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技术最终实现产业化。

    在美国,吴梧桐接触到了大量最新生物技术信息。其中一篇有关酶工程工艺产业化的论文引起了他的注意。“文章大致讲通过微生物和酶转化各种产物,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进行流水作业。不过当时处在实验室阶段,我觉得很实用,所以后来我就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做些准备,查了很多相关资料。”
, 百拇医药
    吴梧桐回国后,马上投入到相关研究,第一个项目就是利用酶工程技术合成L-苹果酸。大约一年半后,取得突破。他和另外一个伙伴将工厂的废料富马酸钠通过酶促转化等方法,得到质量稳定、纯度相当高的L-苹果酸,而且与天然产物特性相同。

    “把酶发酵固定化,国际上当时还没有产业化,我国是空白。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我记得当时想用塑料网袋吊的办法没有成功,后来又想到用多层反应器,最终成功了。”

    L-苹果酸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工业等方面的有机酸,市场需求庞大。但当时,苹果酸主要是从苹果中提取,生产成本高昂,每公斤苹果酸价格一度达到过2万元人民币,市场一直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而中国酶工程技术生产苹果酸的成功使得这一局面迅速改写: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从进口国一跃成为出口大国。

    利用酶工程生产L-苹果酸成功以后,紧接着,L-丙冬氨酸、1,6-二磷酸果糖等多种氨基酸和中间体的酶工程工艺相继实现产业化。而现在,酶工程技术又被吴梧桐利用技术平台来合成生化新药。在他看来,“中国的酶工程技术水平和国际已经很接近了,而且产业化规模也很大了。”而这正是他20多年前钻研酶工程技术的初衷。
, 百拇医药
    访谈

    记者:刚开始做L苹果酸是什么情形?

    吴梧桐:因为当初我们国家酶工程没有实现产业化,所以那时候在放大生产时我都是搬到工厂车间住的,当然那时比较年轻。我们在南京六和建立了中试厂,条件很艰苦,困难很大。而且我们没有经费,很多人都怀疑这个工艺能不能成功,不肯投资。

    记者:目前这个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

    吴梧桐:最近我们已经发展到:想合成哪一种药物,哪一种化学中间体,就可以根据化学反应需要哪个酶,将其基因调出来,构建工程菌,我们把它叫做生物酶工程。它的优势就是,无论哪一步生物化学反应,如果相关菌种找不到,可以自行构建这个菌种,你想做哪一个反应都有可能去实现。未来在生物化工领域,那些污染比较大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利用生物酶合成来代替。

    记者:那么,美国的出访对您的学术生涯算是一次转折了?

    吴梧桐:是的。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很落后,我们见的东西很少,到美国主要去学习人家是怎么运作科研的思路,还有管理的方法,学习西方的一些科研思路,这应该是最大的收获。

    这方面他们是很有魄力的。在美国只要有论文发表,第二年就有可能看到成果上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非常快。中国缺少一个环节,就是风险投资。美国只要有所谓好的概念,就可以融资。美国有一个生物孵化器。中国也有,但是经济规模还是有限,做事情还是谨小慎微的,有一点风险他就不敢投。而另一边却是,工厂没有新技术,没有研究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