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编号:11382052
炉火·铜锅·搅棒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6.11.22
     “春洗铜锅夏晒锅,秋支铜锅冬出锅”,老师傅传给了小徒弟,小徒弟又成了老师傅,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膏滋药的加工技艺也就成了上海童涵春堂国药号(北号)的传统特色。

    每到秋风正浓,当第一道晨曦射进窗台时,熬膏炉就被点燃,十八丛炉火,十八只铜锅,又一个熬膏时节开始了。

    站在炉火前,铜锅上飘散出阵阵的药香,氤氲的气雾弥漫在熬膏房内。拿起竹搅棒,虎口上的老茧依然还在,浸药煎汁、化膏烊糖、熬炼收膏,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当年笔者都能独当一面。熬膏要掌握火候,武火要猛,文火要匀。多年来,制作人员依据《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不断摸索膏滋药加工的经验,总结出“浸(药)煎(汤)榨(汁)化(膏)滤(渣)熬(炼)收(取)”的操作工艺,成为童涵春堂北号熬膏的“七字诀”。举起搅棒看膏滋药的成色,如果呈“滚药一条线”,那是火候还不到;如果呈“滴药珍珠串”,那就要注意火候了;若呈“膏滋布成旗”,那就可以收膏入坛了。

    我国用铜锅熬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如今虽然有了机器制膏,然而名老中医是根据服用者的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量身度体”拟定各不相同的膏滋方,大批量生产的机器就用不上了,只有铜锅才能发挥作用,一锅一锅煎熬出来。炉火的锤炼,铜锅的收敛,搅棒观察,熬成油光黑亮的膏滋药装进了一只只的膏甏——笔者如今虽已离开童涵春北号十多个月,但是对这里的一器一皿,依然感到亲切。每当走进童涵春堂北号的熬膏房,炉火、铜锅、搅棒,不断改进的工艺和管理,让我又得到了新的学习,学习的不仅是中药的传统文化,还有童涵春堂人的那份真诚和执着。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色、绝活,更要有创新,“涵容春色,北童风采”体现着中药人纯朴真挚的追求。, http://www.100md.com(叶惠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