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0727
心怀善意乐悠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7日 《当代健康报》 2006.12.07
     (山东)林来生

    与己修善,修养善心。思想是人行为的先导,一个人要行善事,首先就要有一颗善心。善心从哪里来?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在实践中学习修养获得的。因此要认真学习先贤有关善的论述,知道什么是善、为什么行善,在头脑中树立“好善优于天下”、“为善最乐”、“善莫大焉”、“上善若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观念。

    常思善意,常怀善念,常修善心。从而使善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性格。一个人只要有了善的成本,不管其职务高低,都会做出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奉献。张思德、雷锋这些普通一兵就是最好的例子。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善心,必定会做出利己损人害国家的坏事。君不见,一个个栽倒的贪官、名人、精英,他们缺的并不是知识、能力和水平,恰恰是一颗善心。最近揭露的“苏丹红”事件,不就是“黑心人”育出的“红心蛋”吗?

    与人为善,常怀善意。“与人为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更是社会和谐的一种润滑剂。孟子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能与人为善,定会利人、利己、利社会的。

    自古以来,伟人名人不仅在于他们的卓越贡献和超群才华,也在于他们具有与人为善,为人着想,乐于助人,善意待人,对人有爱心,有暖意,有担当的高尚美德。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十年浩劫中,遭受极其残酷的折磨。文革后他当了北大副校长,在文革中批斗他那些人很担心受打击报复。但季老坦言:“我没有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正因他善于换位思考,以心换心,以善对人,在遭到那么多大劫难后,不仅保持了内心的和谐,而且更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与社会和善,乐施善举。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都脱离不了社会,因此,就应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用奉献去回报社会,用善举去建设社会。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回报社会的善举有多少,但只要“勿以善小而不为”,一辈子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王光美逝世后赢得了这样一副挽联:“光明胸襟存正气于公于私可昭日月;美善心灵蕴大德为国为民堪立古今”。这是因为她的地位、才学、品格以及她对革命的贡献,也因为她能宽宏大度对待文革冤案和奉献社会的善举。在83岁高龄之际,她组织了毛泽东、刘少奇两家后人的庞大聚会,这个“一笑泯恩仇”的善举,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1995年她担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她将母亲给自己的几件珍贵文物拍卖,所得65万元全部捐献给幸福工程。

    善者仁,仁者寿。心怀善意才能乐悠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