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15781
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耳鸣
http://www.100md.com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
显微血管减压术;耳鸣;微血管压迫综合征;内镜,,]显微血管减压术;耳鸣;微血管压迫综合征;内镜,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径路显微镜下内镜辅助血管减压术治疗MRI薄层扫描诊断的血管压迫综合征性耳鸣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3例经MRI小脑桥脑角薄层扫描而诊断的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耳鸣患者,采用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隔离和消除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对听神经的密切接触与压迫。术前分别进行耳鸣频率和响度的客观测试,手术前后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前庭功能、面神经功能等项测试和检查。结果:术后3例患者均自觉耳鸣消失,术前耳鸣频率范围为2~4 kHz,响度为平均听阈上2.5~3.75 dB,手术前后主客观听阈无明显变化;术前ABR显示中等强度刺激声测试之曲线波型重复性较差,术后ⅠⅤ波的波间潜伏期较术前缩短;1例患者术前的前庭功能检查发现存在向患侧优势偏向,术后消失。手术前后面神经功能正常,未出现任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诊3~6个月未见耳鸣复发。结论:MRI小脑桥脑角薄层扫描是一种极为高效、准确的检查和诊断微血管压迫综合征性耳鸣的手段,对于诊断明确的该病患者,内镜辅助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是一项极为有价值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较之以往经典的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更为安全、清楚,创伤亦有所减小,并且未出现使用内镜而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或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耳鸣;微血管压迫综合征;内镜

    耳鸣是耳科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客观性(objective tinnitus)和主观性(subjective tinnitus)两大类。前者少见,耳鸣的声音能被检查者听到,其病因除血管性外,一般显而易见(如腭肌阵挛、咽鼓管异常开放、牙齿咬合不良或颞颌关节炎、纯音外耳道传播等),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后者耳鸣的声音仅患者自已感觉到,而不为他人所听到,临床上较常见,目前对其发生的机制尚少了解,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可导致耳鸣或伴发耳鸣的临床疾病甚多,常见的有中耳或内耳疾患(如各型中耳炎、迷路炎、外伤或手术等)、听神经瘤、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贫血、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肾脏疾病等)、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老年性耳蜗退行性变、精神因素等,临床亦有许多患者很难查清准确病因。作者与影像学专家对3例耳鸣患者,依据其病史和临床表现,尤其是MRI检查结果分析后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