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6年 > 第22期
编号:11315584
西安地区高校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librarians in universities in area of xian

    ZHANG Xin, WANG JiaTong, MA J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Aerospace Medicin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3, China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librarians in universities an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anag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421 librarians were interview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173 among them were randomly selected with selfdesigned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Degree questionnaire. At the same time,135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with SCL90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①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hinese norm in summarization, the scores of librarians in aspects of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anxiety, consternation were higher significantly (P<0.01). ② Compared with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also showed 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the scores of librarians were higher (P<0.01). ③ The results of selfdesigned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Degree questionnaire suggested that only 25.43% of librarian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urrent occupation, while 61.2% of librarian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occupation. CONCLUSION: Librarians in universities in xian region have significa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Job burnout is confirmed to be a major influence factor.

    【Keywords】 SCL90; librarians; mental health; Job satisfaction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校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职业满意度问卷分别对421名和173名西安地区高校图书馆员工进行测量,平均年龄37.8±9.5岁. 同时选取高校教师135名作为对照组. 结果: ① 与全国常模相比,图书馆员工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4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② 与高校教师相比,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图书馆员工显著高于高校教师(P<0.01). ③ 自编职业满意度问卷显示,有61.2%的员工对现职不满意,只有25.43%的图书馆员工对现职业满意. 结论: 图书馆员工有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职业满意度较差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图书馆员工;精神卫生;职业满意

     0引言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随着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观念更新与技术进步,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社会成员心理健康水平有所降低[1]. 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失衡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日趋显著,心理障碍患者逐渐增多. 图书馆员工思走、思变,人员严重流失. 但目前对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的报道很少,为此,笔者对西安地区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① 按整群抽样法抽取西安地区的15所高校图书馆员工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SCL-90问卷615份,回收有效问卷421份,回收率68%. 人口学资料构成如下,性别:男120人,女301人;年龄:23~59(37.8±9.5)岁;学历:研究生19人,大学本科208人,大学专科142人,中专45人,初中7人;职称:高级49人,中级166人,初级97人,无职称109人;工龄:1~42年, x: 14.21±6.63年;行政职务:处级9人,科级28人,无行政职务384人;婚姻状况:未婚79人,已婚327人,离异15人. ② 选取135名高校教师为对照组. 两组人口学特征构成无显著性差异. ③ 随机抽取其中部分员工做自编职业满意问卷,共发放问卷237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回收率72.9%.

    1.2方法

    1.2.1采用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2]作为测查工具SCL90包括90个项目,分为9个症状因子,每个项目按1~5分(自觉无症状~严重)5级评分制记分. 采用常用筛检阳性症状的参考标准(SCL90总分因子分≥160,因子分≥2)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 因子分X<2分为正常;2≤X<3为轻度异常;3≤X<4为中度异常;X≥4分为重度异常. 调查运用无记名、不绝对限时的形式.

    1.2.2自编职业满意问卷为了解员工对所从事职业的评价和满意程度,及其是否是影响心理卫生状况的一个因素,按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其中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工做《职业满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 是否满意现职. ② 不满意的原因,包括职业地位、职业前景、职业报酬、职业规划、发展机会、工作强度、工作过程创新性、工作环境、亲朋好友的态度等选项,及问题(如果有机会重新择业,还会选择留在图书馆吗)等.

    统计学分析: 测试数据以x±s表示,用SPSS 10软件包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使用t检验.

     2结果

    2.1图书馆员工SCL90阳性检出率各症状因子阳性症状的人数及比例有差异(表1).图书馆员工心理问题的程度,轻度心理问题前6项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敌对、偏执;中度心理问题,前6项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焦虑、强迫;重度心理问题,分别为偏执、敌对、抑郁、焦虑. 图书馆员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根据国内常用标准[3],SCL90任一因子分如达到3分以上,一般认为严重程度已达到中度水平,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表1图书馆员工各因子均分显示阳性症状的人数比例(略)

    2.2图书馆员工SCL90测查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为考察图书馆员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将测查结果与全国常模[4]作了对较,各症状因子比较结果有差异(表2). 高校图书馆员工SCL90的多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四个维度上与全国常模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表2图书馆员工SCL-90测查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略)

    aP<0.05, bP<0.01.

    2.3图书馆员工SCL-90测查结果与高校教师的比较为考察在同一小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员工与高校教师心理卫生状况的差异,将测查结果与高校教师作了对较,结果表3显示,与高校教师相比,图书馆员工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高校教师,且呈显著性差异(P<0.01),两个群体在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表3图书馆员工SCL-90测查结果与高校教师的比较(略)

    bP<0.01.

    2.4自编职业满意度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73份自编职业满意度有效问卷中,对问题“你对所从事的图书馆职业满意吗?”的回答,持肯定态度的有44人(25.43%);持中立态度的有23(占13.29%);持不满态度的有106(61.2%).

    对图书馆员工职业满意度较差原因进行调查(表4). 结果表明,职业地位不受尊重、职业前景不看好、缺乏发展机会、工作报酬低、工作强度大、工作过程缺乏创新感及社会的偏见是高校图书馆员工产生职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而职业地位不受尊重,是数因素中最主要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3.01%. 而如果有重新择业的机会,有40.46%的人会选择离开.

    表4高校图书馆员工职业满意较度差的原因调查(略)

     3讨论

    3.1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有轻度异常心理的图书馆员工在强迫因子上高达20.67%,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20.45%,最低的为恐怖,达到6.41%;有中度心理异常的员工在各因子上的比例由2.85%~1.66%不等,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等;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员工较少.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 在SCL90的测试中, 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上,图书馆员工得分显著高于教师(P<0.01).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图书馆员工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意识不够浓厚,在高校的社会地位及职业报酬偏低,而工作性质又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合作精神,故人际关系不够协调(P<0.01),在人际交往中呈现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敏感、猜疑等特点,并由此影响情绪的稳定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3.2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近五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专业激增、学生扩招,给高等院校造成了全方位的空前压力,使得图书馆员工同一线教师一样倍感重压. 长期在高校被认为处于“教辅”单位的图书馆员工,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一线教师总体上差异不大,只在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笔者认为,职业倦怠是造成高校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 职业地位低下、职业前景不看好、职业报酬低下、缺乏发展机会、工作强度大、工作过程创新性差、社会偏见等原因诱发了情绪状态不良、人际关系敏感等. 在一份具有代表性的调查问卷中,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和“图书馆员工的地位的认识”的问题上,90%以上的员工认为图书馆员工的地位低下[5]. 有97人表示对职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占总数的56.07%;根据问卷诸问题人数比率的大小顺序和访谈结果,下列3项因素值得关注:一是缺乏发展机会. 与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相比,图书馆员工较少有培训、进修、出外交流的机会. 二是收入低、工作琐碎、强度大. 三是工作的低创造性. 低层次的、简单的重复,势必造成个人能力和思维创新水平的停顿,职业不满及倦怠感随之产生[6]. 解决职业满意度低的问题应是改善图书馆员工心理健康现状的主要课题. 通过此次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提示相关部门应重视高校图书馆员工的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

    除职业满意度外,据有关研究,人格、认知方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因素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本文尚未做探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对策与建议

    3.3.1突出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智能,二是修养. 它涵盖了有关信息的观念、意识、道德、信息技术、信息检索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修养、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体[7]. 以信息素质教育为主线,开展多层面的学术活动,深化学术气氛,学术产生凝聚力,从而消除不合理观念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

    3.3.2制订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制订出一套全面、公正评价图书馆员工绩效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学术水准和服务能力等,其难点在于有许多层面的工作是难以或无法简单量化的. 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如下局面:一是高校图书馆长期被当作分流或照顾人员的场所;二是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低层次重复,缺乏创新性,收入又偏低,人才难留,难以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教研工作的动力补给站.

    3.3.3发挥女性员工心理优势和职业情结稳定的优势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工女性所占比例明显偏高. 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女性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女性的意志力、忍耐力和适应力常好于男性,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女性员工的耐心细致、温和热情及语言流畅性和富于情感性的优势[8],增强她们的综合素质,对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图书馆队伍,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清鹏,陈龙. 不同群体SCL90评定结果的比较[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2004,12(2):171-175.

    [2]王征宇. 症状自评量表(SCL90)[J]. 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3]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2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5] 张树华,董小英. 中国女图书馆员的数量、结构及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5):64-69.

    [6] 郭思,钟建安. 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4) :931-933.

    [7] 张玉娥.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浅谈[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97-98.

    [8] 付安球. 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00.

    编辑黄良田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33), 百拇医药(张馨,王家同,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