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说长道短
编号:11319505
振兴中医要重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56期
     当前,少数人提出的“取消中医”思潮,虽然幼稚可笑,但政府和业内人士必须警觉和重视。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医学,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故有称谓儒医。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个别浮躁的国民缺乏中华民族文化修养,他们用西方文化标准来衡量中华民族文化,势必导致偏见。中医学产生、发展于多学科、整体性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哲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人文学等,因而他们挥棒打压中医的举动也不难理解。

    要振兴中医,不但要采取为中医立法、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格局、培植中医重点专科、强化科研意识等措施外,更要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播。首先是要树立民族自豪感,克服民族虚无主义。中医作为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独特一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有少数人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而又“费解”难懂,但对真正的中医人来说,中医学自成体系,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诸如各种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康复、亚健康状态等的治疗和保健。

    二是要认同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要消除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的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谬论和“中医不科学”妄断。将东西方各自文化的优点继承和发扬,避免以一方标准排斥另一方,而是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三是要掌握开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的金钥匙。主要是思维方法和古汉语基本功。以中医的宏观整体调节思维方法,与现代医学微观切割还原思维方法的互补;以中国古代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现代电脑技术相得益彰,以消除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药理论犹如“天书”的障碍。

    四是要拓宽中华民族文化传播渠道。要营造氛围,培育兴趣,搭建平台,让我国年青一代和世界各国人民熟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中医文化背景、底蕴和作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使赖以生存的中医文化土壤逐渐肥沃。, 百拇医药(王建康 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