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1123
新产品与效率并举,制药巨头过冬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7日 《医药经济报》 2006.12.27
新产品与效率并举,制药巨头过冬

     研发挫折将全球最大制药企业辉瑞公司的经营逼上了险境。解铃还需系铃人,惟有增强研发能力或充分借助外界研发资源,辉瑞公司才有机会实现真正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在经历了一轮轮的兼并高潮之后,如今制药企业处方药销售收入排名前五位的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诺华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几乎都是企业兼并的产物。然而,当兼并重组完成之后,当制药企业们开始享受由兼并重组带来的诸多好处之时,这些巨无霸企业的远虑和近忧却纷至沓来——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在研药物胎死腹中、被迫裁员、被迫换帅,而这一切在全球制药界的领头羊辉瑞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一个星期前,仅仅上任半年时间不到的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弗里·肯德勒被任命为新董事长。在一份对外的书面声明中,辉瑞公司宣称“董事会提名肯德勒出任董事长的决定反映了,在整个医药产业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过程中,公司董事会对肯德勒强大的领导才能以及远见的信任。”的确,2006年辉瑞经历了一个相当大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过程”,更是前所罕见地厄运连连,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 百拇医药
    不能枯竭的研发线

    今年12月初,由于在研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的后续产品torcetrapib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了死亡病例与严重的心血管问题,辉瑞公司旋即宣布终止torcetrapib的后续开发。消息公开后,辉瑞公司股票立刻大幅下跌10%,交易量也达到了日常股票平均交易量的9倍。

    平心而论,研发受挫多少都会拖累大型制药巨头的股价,但如此大幅度暴跌与大规模股票换手实属罕见,却也在意料之中。在当前辉瑞公司的所有处方药产品中,最具鼎足意义的产品当属全球最畅销的处方药立普妥。2005年,立普妥为辉瑞公司带来了121.9亿美元的收入,占当年辉瑞公司处方药销售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之多。一些分析家们甚至预测2008年立普妥销售收入可能占到辉瑞公司收入的30%以上。从这一点上来说,立普妥的任何波折都会牵动着辉瑞公司股东的心,它的任何利好利空消息都会成为辉瑞公司股票价格走势的信号灯。

    虽然近几年辉瑞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表现不佳,但立普妥一直是低谷中的辉瑞业绩中的一大亮点。去年, FDA批准了立普妥的新适应症,今年辉瑞又成功地在专利诉讼中捍卫了这个产品最关键的两项专利。
, 百拇医药
    不过,辉瑞毕竟是一个以研发为基础的经营创新药品的企业,2010年就将是立普妥专利到期的时刻,它必须有下一个接班产品才能保证辉瑞继续称雄于降胆固醇治疗领域。由此,无论是公司管理层还是投资者无不把对torcetrapib报以厚望,分析家们也预测torcetrapib能在未来达到50亿美元年销售额的高峰。然而,torcetrapib最终还是传出于胎死腹中的消息,华尔街上空立刻弥漫出“2011年至2015年辉瑞将出现严重危机”的论调,公司股价暴跌也在所难免。

    在痛失最重要在研产品之后,辉瑞公司为安抚人心立刻宣布2007/2008两年业绩不会受到torcetrapib失败的影响,并且提高了2007年第一季度的红利发放数额。然而,华尔街最期望的依然是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德勒在重大挫折面前如何加速其改革公司的计划。虽然肯德勒已经宣布了裁减销售团队规模以及控制成本等举措,但投资者们最关心的依然是辉瑞长期的赢利增长点来自何处。

    在行业分析家的心目中,辉瑞公司是一个最擅长于大规模兼并的制药企业,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金龙曾经策划推动了两起制药界举世瞩目的并购案,从而将自己打造成为全球制药产业的领头羊。然而,长于兼并拙于研发的马金龙为辉瑞公司留下了一个致命性的缺陷,每年高达7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竟然仍不能让公司摆脱研发线中自研发产品几近于枯竭的厄运。为此,现任首席执行官肯德勒已经改弦易辙,表示辉瑞虽然仍将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性收购实现其长期增长的目标,但在这个新的收购思路中,辉瑞将更多地扮演出资方、技术或产品受让方以及合作者的角色,而不再是完全买下某个大型企业。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在过去的数年里,辉瑞已经开始了中小规模的企业收购以及研发合作。去年,辉瑞斥资19亿美元买下了Vicuron公司,从而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即将上市的抗感染药物dalbavancin与anidulafungin。而早在2003年,辉瑞曾经与Neurocrine Biosciences、Macugen以及OSI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开展研发合作,研究失眠或是眼科用药等产品。

    在过去10年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辉瑞积攒了200亿美元的现金,而且整个公司的负债率水平也颇为理想。与此同时,辉瑞今年还以16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的日用健康消费品业务,辉瑞一名高官明确表示,出售所得费用将用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辉瑞并不会为资金发愁,公司决策层最需要考虑的必须是如何填补torcetrapib缺阵所产生的空白,如何每年至少上市2个新产品才能延续一个制药界领头羊的持续增长战略目标。

    事实上,辉瑞公司的研发困惑仅仅是制药巨头们面临研发寒冬的一个缩影。今年10月末,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公司股价跌收4%,其原因正来自于与药物开发有关的不利消息:降糖药Redona因初步临床研究结果不利而被暂停,另一个败血病用药的开发也被迫中断。此外,阿斯利康公司在季度财务状况出色的前提下也遭遇了股市寒流,其原因仍是如出一辙,在研急性脑缺血中风药物NXY-059失利。在更早的时候,饱受专利到期问题困扰的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放弃了在研的糖尿病药物Pargluva,虽然这一产品曾经被预言有望成为年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划时代产品,但由于FDA要求其在上市前继续进行更为严格的临床研究而最终没能走入美国市场,这一消息让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 百拇医药
    与辉瑞同样的是,在研发能力衰退之时,制药巨头们不约而同地开展了“自救行动”。数日前,葛兰素史克与丹麦Genmab公司达成协议,计划出资21亿美元获得对Genmab公司10%的持股份额,以及Genmab公司在研抗癌药和类风湿用药HuMax-CD20的所有权。今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以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剑桥抗体技术公司,默沙东则分别以4亿美元与8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小型私有生物技术企业 GlycoFi公司与Abmaxis公司,惠氏与Trubion生物技术公司组成战略联盟,诺华与Infinity公司、 Idenix公司与SGX公司签署了结盟协议。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举措开始让我们看到了制药巨头们的新希望。

    为了营销队伍的效率

    今年11月底,辉瑞宣布将对美国本土销售部门削减20%的员工,裁员人数约2200人,从而拉开了近几年来制药行业内最大规模缩减销售队伍的序幕。虽然辉瑞没有透露此举能节省多少成本,但分析家们测算这次裁员每年至少能为辉瑞省下4.4亿美元的开支。
, 百拇医药
    辉瑞的裁员举措不禁令人想起了美国《商业周刊》在2002年在辉瑞刚刚兼并法玛西亚公司之后立刻发表的一篇题为“大型制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是否过于庞大?”(Big Pharma: Getting Too Big for Its Own Good?)的评论文章。当整个制药界都在为一个最大的制药巨头诞生欢呼时,这篇文章作者认为辉瑞将陷入公司规模过大的风险,而且由于这次兼并没有为辉瑞的研发线提供良好的补充,一旦2006年包括左洛复在内的一批旗舰产品专利开始陆续到期,辉瑞公司决策层必将为这些产品留下的销售额空缺而忙碌。现在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评语之时,就能发现它是如此一语中地。

    这篇评论文章甚至认为,当辉瑞合并法玛西亚公司之后,整个公司实际上打造了一个全球史无前例的庞大营销团队,由此辉瑞公司将很快陷入医药代表过多而带来的效率低下以及开支增长的泥潭。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为此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德勒表示,“裁员将是辉瑞向着一个更灵敏与更有效率的公司迈进的重要一步。”
, 百拇医药
    肯德勒的表态赢得了大多数分析家的支持。由于辉瑞的产品线老化且研发线缺乏生气,因此对销售队伍瘦身是个十分自然的现实之举。据测算,解雇2000名销售人员所省下的开支可望使辉瑞公司每股赢利上升5美分。

    与此同时,在全球每个地方辉瑞都将面临一番新整合。目前,辉瑞在美国之外的全球各地共拥有2万名医药代表,行业专家评估后发现,这些美国之外的医药代表工作效率仅是美国医药代表的30%~4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辉瑞海外分公司存在更大的裁员空间。一旦瘦身计划推广到全球范围,辉瑞公司有望精简30%的海外销售人员,每年节省下的费用能达到8亿美元。

    辉瑞并非是近两年精简销售队伍的始作俑者。去年,美国另一制药巨头惠氏公司曾经削减了15%的全职或兼职销售雇员。从今年的销售业绩看,裁员没有伤害到惠氏公司的销售业绩,医生对惠氏公司的满意度也没有因医药代表数量的减少而发生变化。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制药巨头都采取了削减销售人员的做法,来自瑞士的诺华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计划增加1000名销售代表。在诺华公司看来,未来数年内公司将上市一批寄托公司未来业绩的新重要产品,因此公司需要更强有力的销售团队来实现未来的销售目标。

    在各制药巨头中,默沙东公司的销售变革在其竞争对手中显得独具匠心。在欧洲,默沙东加强了政府工作的投入,通过影响引导政府处方药政策和政府事务与市场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销售业绩。默沙东还计划将欧洲的成功经验引入美国,并在2006~2010年通过严格的费用预算管理达到控制销售成本增长的目的,从而在裁员之外寻找到了一个新的模式。

    无论如何,制药巨头们的销售事实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它们的研发及新产品供给能力。裁员或费用控制永远只能是权宜之计,目前制药巨头的困惑归根到底依然是研发能力的不足,最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依然是持续不断地推陈出新,将新产品投入市场。,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撰稿人 黄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