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80891
把骄傲留住!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1.08
把骄傲留住!
把骄傲留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在交流会上呼吁完善产学研价值链。下图为取代环形化合物结构图。

    这个可能震撼全球的重磅炸弹级在研新药,在有超过十家跨国制药公司开出高价急欲参与后续开发之时,却没能被任何一家中国公司“嗅”到……

    “当一家跨国公司邀请我们到其总部介绍这一研究进展的时候,他们为我们升起了中国国旗。”王明伟主任有些哽咽,“在国际医药研发舞台上中国人将不会再被忽视。”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及其团队为祖国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

    经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代谢性疾病专家Roger H.Unger教授和英国著名糖尿病学家Stephen Bloom教授评审后,这项科研成果将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07年第一周的网络版上。Unger教授称,这一发现“将开辟以口服非肽类小分子模拟肽类激素作用的纪元”,他毫不吝惜地将“纪元(Era)”这个在科学研究领域极少使用的词用在了中国的这一发现上。
, 百拇医药
    激动兴奋之余,出席“抗糖尿病新药研究成果信息交流会”的陈竺院士却有几许焦急——目前已经有超过十家的跨国制药公司早早捕捉到信息,开出高价要参与后续开发活动,却尚无一家中国公司“嗅”到这一香馍馍。

    打通国际“死胡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已经发现,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依赖于血糖浓度,不会因持续分泌而发生低血糖,也不会出现肥胖等症状,因而寻找GLP-1R的小分子激动剂一直是国际许多新药开发机构的研究热点。

    目前全球有多家著名医药公司均在开发GLP-1类创新药物。如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GLP-1衍生物liraglutide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美国Amylin医药公司的GLP-1类似物Byetta(exenatide)已于2005年4月上市。然而,这些开发出来的GLP-1类创新药物均为多肽,既不能口服,注射入体内后又被迅速代谢,因此,从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角度看,能够制成口服剂型的非肽类小分子的市场前景将不可限量。
, 百拇医药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王明伟主任带领团队在2002年开始了以GLP-1R为靶点的研究,较海外科学家晚了10多年。这个团队在2003年初建立了相应的分子和细胞水平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经结构分析鉴定确定了一类由原型结构二聚化而形成的取代环状化合物,其稳定性及生物活性均优于单体。

    随后的体内外实验显示,这类取代环状化合物不仅能够在高糖条件下刺激离体大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以抑制正常小鼠的进食活动,并且口服也有效,血中半衰期为7.4小时。将其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进行慢性治疗后,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糖、减少进食及控制体重,治疗3~4周后可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耐量试验正常化,同时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

    这类新化学实体的发现为全球开发GLP-1R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指明了方向,克服了国际公认的B型G蛋白偶联受体药物的研究难题,在全球糖尿病新药研发上取得了开创性的科学突破。
, 百拇医药
    或将牵出“一串”新药

    “在抗糖尿病领域,中国人的上一次骄傲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人工合成胰岛素,其主要的贡献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这一次的突破不仅在学术水平方面站在世界前沿,还在于产业化适用性,因而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院士在会议上强调。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上有1.8亿糖尿病患者。而据国际权威糖尿病流行病学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糖尿病人将达2.4亿,2025年将会增加到3.3亿。

    在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的人群为2型糖尿病,而这恰恰是GLP-1R小分子激动剂的适用人群。卫生部2002年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人群的费用达到了208亿。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研究成果一经披露,立即收到了来自辉瑞、默沙东以及诺和诺德公司研发专家的肯定。据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丁健介绍,目前药物开发阶段的工作刚起步,但已经有超过10家跨国公司表示愿意出资合作进行后续研究,相关经费开价近亿美元。
, http://www.100md.com
    如果说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那么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研究成果是打开宝藏之门的一把金钥匙。陈凯先院士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新药的产生,同时除了抗糖尿病之外还能对其他代谢类疾病有治疗效果。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有数项技术申请了国内外发明专利。

    国内企业嗅觉失灵?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内企业与我们沟通过这一项目的合作,在敏感度上,国内企业的确与跨国公司差了好大一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丁健显得十分焦急,“我们首先考虑与国内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合作,一起来开发这个可能震撼全球的重磅炸弹药物,树立中国医药工业的新形象。”。

    青蒿素是中国人新药研发产业化走出国门的一个产品,但由于疟疾主要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国际影响力比较有限。而糖尿病是个全球性疾病,如果由中国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上制造出抗糖尿病新药,那么中国将在新药研发的国际舞台上赢得真正的尊严。”陈凯先院士表示。
, 百拇医药
    这一项目是国家“863”和“973”项目的资助课题,其他研发经费由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中科院和国家基金委分别提供近4年,直接开支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由于目前还处于先导化合物阶段,成为上市药物至少需要6~8年的时间。王明伟主任预计,如果一切顺利,针对国内市场的开发至少需要1亿元人民币的投入,而如果要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市,投入则要增加近10倍。据了解,从1月份的第一周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正式发表那一刻起,全球的科学家都可以参考发表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国外的专家在我们论文的基础上需要多久才能合成这个化合物现在还很难说,我们目前只是暂时领先。”王明伟介绍。

    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肖诗鹰处长在会上亦表示,将对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增加平台建设和创新体系的投入。陈竺院士透露,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16个重大专项中,第一个启动的将是药物创新专项。而他提议中科院开展的“2型糖尿病致病机制及防治研究”重大项目中将对这一研究成果投入大量资源。但是,陈竺院士分析,目前这些投入对于一个新药研发来说还是非常有限,需要企业战略性地参与其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中国医药行业人士都不会忘记,青蒿素由于技术转让而错失了垄断国际市场的机会。GLP-1R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比青蒿素更有市场潜力的成果出现之时,“墙内开花墙外香”还有可能重演。, 百拇医药(驻沪记者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