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340336
浅析新时期我国医学期刊编辑素质的培养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
     [关键词] 医学期刊;编辑;人才培养

    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给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随着开放力度的逐渐加大,本来就举步为艰的学术期刊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2002年我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共有4000余种,其中医学类占近1/4 [1] ,但医学期刊的发展现状普遍不容乐观,当然这与我国的国情有直接关系,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的因素,我们缺乏一支高素质的经营型的编辑管理人才队伍,缺乏一种更好的管理制度、市场运作机制和发展环境来激发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据统计,全世界已有医学期刊2万余种 [2] ,其中日本拥有2225种,人均占有量1.875种/10万,而我国仅为0.067种/10万 [3] ,从数据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入世给医学科技期刊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引进国外先进的期刊管理理念,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我国的医学期刊才能走出困境,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1 我国医学期刊编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编制不到位 我国绝大多数的医学期刊是挂靠在科研单位和院校,缺乏独立的经济实体支撑,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有些单位领导由于看不到经济效益,对编辑出版工作也不够重视;加上相关部门没有对人员编制作出明文规定,造成绝大多数单位编辑人员缺编。目前,一般的医学期刊编辑部编辑人数在3~4个人左右,办得比较好的有10多人,有的也就1~2人,有的甚至没有正式编制,仅靠1~2个兼职或返聘人员来维持正常运转。医学期刊要发展,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1.2 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以前国内医科大学没有开设医学编辑学专业,绝大多数编辑人员属于半路出家。他们当中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有的是相关专业的情报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没有进行过正规的编辑业务学习,大多数对编辑学的内涵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对医学编辑学的理论缺乏系统认识,因此整体素质不高,并且编辑部大部分是老同志,人员梯次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医学期刊的发展。

    1.3 编辑队伍不够稳定 绝大多数医学期刊都是靠单位拨款,没有经济效益,并且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出不了成果。许多年轻编辑把编辑部作为一个中转站,干一段时间就跳槽了,最后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老同志,这些因素导致了编辑队伍不稳定,工作缺乏积极性。

    1.4 办公条件简陋 受办刊经费的制约,许多编辑部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办公环境简陋。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医学期刊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仅仅靠“剪刀加浆糊”的传统办刊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1.5 编辑人员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少 由于受经费的限制,编辑人员很少有机会到兄弟单位学习和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更别说到国外学习交流了。

     2 新时期医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知识结构

    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对出版行业的开放力度逐渐加大,国内的科技期刊将面临国外传媒更严峻的挑战。由于国内期刊无法在资金上与国外传媒抗衡,所以国内期刊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尽快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编辑人才队伍,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因为中外期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编辑队伍综合素质的竞争。

    2.1 医学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 长期以来,医学期刊的办刊宗旨基本没有变化,所以不管期刊学术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医学编辑都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它包括4个方面:①政治思想素质。期刊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阵地。期刊刊出的文章,观点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得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医学期刊的编辑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对于涉及到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章,编辑要严格把关,绝不能借“文责自负”推卸责任,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②爱岗敬业、甘为他人作嫁衣的无私奉献精神。编辑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是一项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备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③扎实的文字功底。医学期刊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论文的每句表述都必须使用科学的医学语言,并且要求语言简练,文句通顺,观点明确,逻辑性强。编辑文字功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影响医学信息的交流。(4)自身的思想修养。近年来投稿的论文数急剧增加,但由于受到刊物数量和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所有来稿都得到发表,这种供需矛盾势必助长为发表文章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为了不影响刊物学术水平,编辑应坚持在学术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惟领导,不分亲疏,不重名气,公平地决定稿件录用与否。这就要求医学编辑在决定稿件取舍时,公正无私,秉公待稿,不以稿谋私。但目前“关系稿”、“人情稿”、“后门稿”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刊物的发展。作为新世纪的编辑,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排除各种干扰,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

    2.2 医学编辑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结构 由于医学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随着各种医学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医学编辑将不仅仅面对纯医学的内容,还包括许多与医学专业有关的学科内容,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做一个医学专业的“大杂家”。①医学编辑应熟练掌握医学编辑知识。编辑学作为一门专业,也是一门科学,只有熟练掌握,编辑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目前大多数编辑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但缺乏理论指导,这样,期刊质量、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这样的编辑也只能从事低档次的简单的编辑活动。②医学编辑应具备广博的医学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医学期刊的编辑,如果不懂医学,很难想象他是怎么从事编辑工作的。由于医学知识的飞速发展,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所以医学编辑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还要经常更新,动态地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当然,对每个专业都精通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在1~2个学科达到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保持医学知识的动态更新。③医学编辑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入世”以前,我国的医学编辑很少走出去,也很少研究国外的期刊。“入世”后,随着国内外医学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克服语言障碍,让我国的医学期刊走出去。为了扩大影响,加强交流,我们必须争取让自己的期刊被一些国际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同时研究国外的期刊文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和管理经验,所以医学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其中英语尤为重要。编辑人员要与国外读者、专家、作者交流,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水平;同时为了使期刊走向国际市场,所刊论文的英语表达应尽量符合国际及专业的习惯,这就要求编辑具备科技英语(主要是医学英语)的写作水平。④医学编辑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21世纪是一个网络经济时代,编辑人员应改变传统的办刊理念,加大编辑过程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力度,充分利用其优势,改变编辑部传统的工作方式,实现编辑部工作全程计算机网络化,包括计算机改稿、校对、排版、图表处理等,以及网上投稿、审稿、校稿、组稿、约稿、退稿、查稿、出版、发行、宣传等等。为了缩短出版周期,未来的期刊都将兼出版网络版。所以,未来的医学编辑还将是网络编辑。⑤医学编辑还应具备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医学编辑加工稿件的第一步就是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方法是否可行、统计学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因为这些是论文是否具有刊用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如果说一篇文章只是文字不通或语言表达不准确,还可以通过推敲后去修改,但如果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错误或统计学处理错误,这篇文章则应 被全部否定。如果编辑不掌握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就无法把好关。

    2.3 医学编辑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就是作为医学编辑的职业敏锐性,它包括4个方面:①超前意识。作为医学编辑,应该对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要有远期规划,学会随时随地捕捉信息,用超前的眼光准确地把握该医学专业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抓住作者和读者市场。②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期刊发展的灵魂。编辑的创新意识应贯穿整个编辑活动的始终。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编辑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才能开创期刊业的新局面。③市场和国际意识。这对编辑部的领导尤为重要,期刊市场化和国际化市场经营模式将逐渐成为期刊发展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不仅要开发市场,还有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期刊的内容、选题及形式,发挥它最大的经济效益。④版权意识。目前,虽然我国的著作权法还不很完善,人们的版权意识也还不强,但作为编辑应具有强烈的版权意识,在防止作者侵犯别人版权的同时,又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

     3 如何培养新世纪的医学编辑人才

    目前,绝大多数医学期刊都是靠单位拨款维持,由于办刊经费的不足,导致期刊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信息的重要媒体,体现着一个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领导部门应重视编辑人员的培养工作,特别是对青年编辑,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和培训计划。①人才引进。目前国内的医科大学均不培养医学编辑的本科生,但已有一些医科大学设置了医学信息学专业,可考虑从中引进,或直接引进医学编辑学专业的研究生。②人才培养。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新闻出版局或编辑学会组织的岗位培训,这种培训由于时间太短,只能对编辑学理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就是通过短期培训、学术交流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学术视野;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攻读该专业的研究生,但只对少数年轻编辑可行;最普遍且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老同志“传、帮、带”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领导应鼓励和支持编辑人员写论文,这是编辑人员业务能力的标志,既能培养编辑人员写作能力,又能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医学期刊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行业,面对“入世”后的挑战,编辑人员应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时俱进,争做新时代知识信息传播的组织者、人类医学文明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 何荣利,许 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及主办单位的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150-153.

    [2] 钱寿初.世界医学编辑学会的未来日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19.

    [3] 梁光铁.日本医学期刊增刊现象浅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6.

    (本文编辑:彭润松)

    (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百拇医药(甘辉亮,王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