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354339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
http://www.100md.com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高等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合理使用法,1德育的涵义及本质,2德育与素质教育,3德育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 键 词:高等院校;学生;道德教育

    1999 年我国高等学校实施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出现了超常态发展,大批具有一定素质基础的适龄青年获得了高等教育的就学机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势态的形成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地位、作用、任务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德育、智育、体育的内容和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德育之所以应该放在诸教育的首位,是因为它解决方向的问题,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论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

     1 德育的涵义及本质

    德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教育学上的德育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广义的德育认为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等。要弄清德育的本质属性和它自身的存在意义,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道德的本质属性。台湾学者詹栋梁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对于善与义务能知又能行”。在汉语中,道德的“道”有道路、生长、引导之意,“德”有虚心、容纳、养育之意,这说明道德自身具有先导性的本质属性。道德的先导属性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德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人们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意味着德育必须把道德的先导性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德育才能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本质需要,才能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德育缺乏人文性,只注重德育的社会功能,忽略其个体功能,偏离了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将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政治工具,导致德育的抽象化、客体化,这样的德育不可能进入学生心中,必然流于形式,空虚无效。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对德育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揭示:德育不仅具有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