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家 > 正文
编号:11349083
让艾滋病病人重燃生活希望——记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首席专家李发枝
     4年前,他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开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艰辛探索。

    4年来,他身先士卒,风雨无阻,全力救治着那些不幸的艾滋病患者。

    他就像待命出征的的急救医生,随时准备着奔赴救治艾滋病患者的第一线。

    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就是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首席专家、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授李发枝。

    “全力救治他们是医生的天职”

    2002年,抗病毒(鸡尾酒)疗法是公认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河南刚刚进行首次尝试。

    “当我看到那些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艾滋病患者时,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医生的天职要求我必须尽全力救治他们。”当记者问及他当时的心情时,李发枝说这些话显得有些激动。

    从开始接触艾滋病病人的第一天,他就不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医生的神圣使命。

    那年7月,李发枝与其他两位专家赴新蔡县巡诊艾滋病患者,开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艰辛探索。实地调查之后,他们将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病程、症状、体征、舌质舌苔、脉象进行详细登记,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探讨。初步认为艾滋病是感染特殊“疫毒”所引起的类似于中医学“虚劳病”的病症,但其病因及发病又与传统“虚劳病”有本质不同。

    在此认识基础上,他们选用了传统古方进行加减化裁,用现代工艺制成片剂。李发枝亲自与制药厂人员到市场选购道地药材,以确保药品质量。药品再由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发放到周口地区两个县,对约200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两个月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力有所恢复,并且无不良反应,李发枝这才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

    “让艾滋病病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作为一名医生,要对病人高度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我觉得,要对艾滋病病人负责,就是要想尽办法减轻他们的痛苦,或者控制住病情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要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重燃生活的希望。”

    2004年8月,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启动。作为项目的专家组组长,李发枝和专家组成员来到开封尉氏进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系统观察。3个自然村的349名艾滋病病人服用中药益艾康胶囊或辨证加服中药汤剂后,疗效较好,同年10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全省9个县区推开。

    李发枝敢于啃“硬骨头”,是项目组公开的“秘密”。当他看到一些艾滋病患者因腹泻而痛苦不堪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事又开始忙碌了。

    2005年7月,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重症患者,他与专家组成员每周二下午都要到上蔡县中医院艾滋病病房,对艾滋病顽固性腹泻、长期发热、重症咳喘、严重腹水等重症病人进行临床治疗。他结合临床,在翻阅了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配伍了一个治疗顽固性腹泻的处方,制成“泻痢康胶囊”,对近70例艾滋病顽固性腹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有效控制率达90%以上。

    临床效果显示,经过中医、中西医结合等疗法治疗,70%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原来艾滋病村经常有患者死亡,如今死亡率大大减少,他们的生活过得也越来越红火。李发枝和他的专家组看到这一切,开心地笑了……

    “治疗艾滋病关键要实事求是”

    李发枝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处处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懈探索。

    为了艾滋病患者,他不辞辛苦,无私奉献;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他殚精竭虑,不断创新。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冰天雪地,或是风雨交加,李发枝每星期都坚持下乡一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详细察看患者病历,以获得临床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一年的积累与总结,2005年,他执笔起草的《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辨证治疗要点》问世。该书从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到常见证型特点,从辨证治疗方法到一方一药,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据了解,李发枝中医理论功底深厚,精通《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书籍,并能根据古方适应症灵活运用以治疗现代常见病及疑难病,或许这就是他能够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面取得某些成效的资本。

    “我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我认为做学问,搞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事求是,要科学严谨,这样才能对病人负责,对中医负责。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才刚刚起步,治疗艾滋病的任务很重,路还很长,我们依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继续努力探索。”在采访结束时,李发枝说了这样一番话。

    如今,已经63岁的他,仍经常深入艾滋病村,指导病人用药,检查患者情况,向村民们宣讲防治艾滋病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