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7年第20期
编号:11366584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0期
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程序;技能,,],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程序;技能,1分析前,2分析后,3与实验室信息沟通,参考文献:
     [摘要] 检验质量控制,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在分析的全过程中临床医生在分析前、分析后的做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质量。

    [关键词] 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程序;技能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过错推定法则——先推定被告有过错,通过举证责任证明其无过错。基于保护弱者的法律条款,我们如何应对和有效的保护自己——检验医疗纠纷防范。实验室必须有客观证据说明检测结果是可重复的,精密度是高的。临床医生为诊疗患者开具的检验申请、合理解释检验结果要适于循证检验医学。

     1 分析前

    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目前这是质量管理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分析前因素占60%以上。分析前的影响因素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需要医师、护士,甚至患者的参与和配合。

    1.1 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目前检验项目繁多,每项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因而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敏感度高的实验出现阴性时,其价值主要是排除诊断。特异度高的实验出现阳性时,对确诊某病有意义。除病理原因外,每项检验项目还受到生理因素以外及试验方法学的影响。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对被选检验项目应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必要的检验项目,使患者付出最低的费用,所获得的每项检验结果能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检验项目选择的原则应遵循其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可具体采用组合、联合系列检查,如为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度进行序列检查、多角度、多方位检测及多方面、多途径的进行筛查,对全面了解患者、健康评估是很有帮助的。

    1.2 患者的准备 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检验结果的非病理因素。例如是否需要空腹采集标本,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患者用药对检验结果有无影响等。提出要求患者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1.3 标本采集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血样采集 应注意:为了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提倡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即可使血液分析达到自动化又可进行质量控制。采集血液标本的人员应有无菌操作概念,严格注意每一步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