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376848
重型破伤风32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
     关键词 破伤风,重型;诊断;气管切口;抽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增强,破伤风目前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定的发病率,且重型破伤风病可严重危患者的生命。我院1988年11月—2006年1月收治重型破伤风32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行气管切开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5岁,平均52.5岁。均表现为牙关紧闭,吞咽困难,频繁抽搐呈角弓反张,并发创口感染的 4例。外伤后第四天发病4例,第五天发病6例,第六天发病3例,第七天发病2例。非气管切开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7岁,平均32.5岁,亦表现为牙关紧闭,吞咽困难,频繁抽搐呈角弓反张,仍并发创口感染的6 例,外伤后第四天发病6例,第五天发病7例,第六天发病3例,第七天发病1例。

    1.2 治疗方法 ①定时给予静推地西泮,地西泮用量首次剂量要大,成人每日最大用量可达0.4g,分次静推[1]。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用小剂量0.02~0.03g维持2~3d。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行气管切开组患者,气管套管处加盖无菌罩,定时抽痰,严格无菌操作,可定时滴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少许,以预防呼吸道感染。非气管切开组患者也要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短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成人用量每日可达10万U。④联合应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⑤对于有创口感染的都要给予彻底清创,敞开引流,加强换药,无菌罩遮盖创口。加强支持治疗,给予蛋白、血浆等。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⑥加强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防止压疮等。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正规治疗,15例气管切开组中,3例20d痊愈,4例17d痊愈,3例14d痊愈,3例12d痊愈,2例9d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9d。17例非气管切开组中,5例22d痊愈,5例18d痊愈,2例15d痊愈,3例12d痊愈,2例10d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6.8d。

    3 讨论

    3.1 诊断 重型破伤风的诊断比较容易,一般均有外伤、手术或分娩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即张口困难,局部或全身肌肉出现阵发性痉挛性抽搐,呈角弓反张,即可确诊。但是,在发病早期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2]:①化脓性脑膜炎。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患者有发热、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②狂犬病。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患者饮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水,患者听见或看见水声,咽肌立即发生痉挛。③其他。如颞颌关节炎、癔病等,也要注意鉴别。同时,对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在早期所表现的言语不清,有时也容易和破伤风早期所表现的言语不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3.2 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多因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全身衰竭而死亡。目前,治疗破伤风没有特效药,多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即局部创口清创、中和游离的毒素、镇静、解痉、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抗感染等支持对症处理。气管切开对防止窒息的危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气管切开组较非气管切开组并没有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我们认为,在抢救破伤风时,要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手术适应证,避免盲目行气管切开,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有:抽搐频繁,持续喉痉挛,有窒息危险;肺部感染,痰液粘稠,有痰堵可能;呼吸肌痉挛,呼吸表浅,口唇发绀,有呼吸衰竭可能[3]。如若行气管切开,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气管套管要定时煮沸消毒。②每次抽痰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气管壁。同时,要严格无菌操作。③ 气管套管要覆盖无菌纱布。④气管套管处要按时滴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少许。⑤ 拔出气管套管前,要试堵1~2d,再拔出。总之,气管切开在防止重行破伤风窒息方面起有一定作用,但是,临床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和切开时机,决不可一概而论,盲目行气管切开术。

    4 参考文献

    [1] 王季午.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43

    [2] 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2

    [3] 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 百拇医药(李志刚 钱南平 杜兵强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