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1376858
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15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
     关键词:尿道狭窄;钬激光;内窥镜术

    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6年2月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技术,对15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男性尿道狭窄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均为男性,年龄18-74岁,平均38.5岁,病程4个月至10年。狭窄原因:外伤性狭窄8例,医源性狭窄2例,前列腺切除术后狭窄3例,炎性狭窄2例。狭窄部位:阴茎部2例,球部3例,膜部7例,膀胱颈口3例。狭窄长度:0.3-2.5cm,其中尿道闭锁并行膀胱造瘘者3例,合并有假道形成者6例。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应用STORZ F8-9.5硬性输尿管镜,窥视下插入尿道,仔细观察尿道情况,认真辨别真性尿道或假性尿道,当能清晰看到狭窄处的孔洞时,经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插入输尿管导管或导丝直至膀胱,然后沿着导管或导丝将输尿管镜送入膀胱。当无法看清狭窄处的孔洞或无法置入导管或导丝时,可通过膀胱造瘘口置入尿道探子经尿道内口向尿道远端推动,窥视下引导输尿管镜进入并插入导管或导丝,然后沿着导管或导丝将输尿管镜送入膀胱。拔除输尿管镜保留导丝,更换电切镜,沿电极孔导入钬激光光纤。启动钬激光,调整能量为0.5-1.5J,频率为5.0-20.0Hz,功率为2.5-30.0W。沿导丝方向,阴茎部狭窄段于3、9、6点方向切割,球膜部狭窄段于12、3、9点方向切割,直至能将F24电切镜顺利通过狭窄段进入膀胱,然后再作疤痕创面清理性切除。术后留置F24气囊尿管2-3周,拔除尿管后视排尿情况决定是否需行尿道扩张。

    2 结 果

    本组15例,12例一次腔内手术成功,3例术中严重尿外渗改二次腔内手术成功,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14例获随访3-13个月,平均8个月,有4例需行尿道扩张3-6个月,均排尿通畅。

    3 讨 论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采用腔内手术治疗在直视下操作,损伤小,有可重复性的优点。腔内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刀、电切和钬激光。冷刀切开虽然安全可反复进行,但复发率高。电切治疗可损伤切除部位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纤维疤痕组织,因而也容易复发。而钬激光是一种固体激光,波长2140mm,以脉冲方式发射,为非选择性组织吸收,作用均匀一致,组织穿透深度仅为0.4mm,脉冲发射时间极短,仅为0.25ms,瞬时功率可达10kW,通过光纤将能量传递到作用物(结石或组织),释放热量极少,脉冲时间远远低于热传导时间。因而,切除组织的创面或周围无焦灼样观,创面新鲜,术后无坏死组织脱落过程,无疤痕组织形成,钬激光对组织的气化切割、切开、止血同时完成,故术中基本无出血,术中可达到非常精确的组织解剖层次与清晰的手术野,治疗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在观察尿道情况确定狭窄部位,应用较粗的内镜有时达不到狭窄的远端,不能观察到尿道的狭窄情况及确定狭窄处的孔洞并置入导丝,如强行推进可造成尿道损伤。而输尿管镜较细,容易到达狭窄部位,可观察到尿道的全貌、了解假道与真性尿道的关系,从而易发现狭窄处的孔洞并置入导丝。置入导丝后换用电切镜操作,视野比输尿管镜宽,由于电切镜本身具有进出水通道,可形成对流作用,使得视野更为清晰,水压力又不高,不易造成尿外渗而影响手术操作。另外电切镜亦可在电视监测下进行尿道扩张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电切治疗。所以我们术中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进行操作。本组15例,12例一次腔内手术成功,3例术中严重尿外渗改二次腔内手术成功,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14例获随访3-13个月,平均8个月,有4例需行尿道扩张3-6个月,均排尿通畅。故我们认为输尿管镜联合电切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好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广西玉林 537000;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1

    (编辑 胡爱玲), http://www.100md.com(庞桂建1,刘成倍1,徐 伟1,王祥林1,莫曾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