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破伤风
编号:11378192
耳源性破伤风1例
http://www.100md.com 《疑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
     【关键词】 破伤风,耳源性;早期诊断

    患儿,女,8岁,主因左耳流脓1年余,发热伴阵发性抽搐2天入院。入院前2天,患儿突然发热(39.5℃),随后出现阵发性的抽搐及惊哭,剧烈时有角弓反张,且有张口受限及吞咽不便,颈部僵硬,但无呕吐,无外伤史,经询问家长经常用不清洁棉签沾耳。查体:T39.5℃,P158次.min,R34次.min。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醒,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张口受限,咬肌僵硬,上下门齿1cm。双侧瞳孔等大,颈项强直,发作时呈角弓反张。心肺未见异常,腹壁轻度紧张,体表无伤口及疤痕,四肢无强直,腱反射亢进,余(-)。专科检查:左外耳道充满了淡红色的脓性分泌物,味臭,外耳道后上壁近鼓膜处有肉芽组织,鼓膜后上部边缘性穿孔。乳突部无红肿,压痛(-),鼻部未见异常,咽喉因牙关紧闭而无法检查。实验室检查:RBC3.6×1012 .L,Hb110g.L,WBC3.5×10 9 .L,N0.94,L0.06,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乳突拍片未见骨质破坏。诊断:耳源性破伤风。入院后立即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万U,并用鲁米那和冬眠灵交替肌注,双氧水洗耳后新霉素滴耳剂滴耳,静点先锋V3.0g,3天后抽搐减少,8天后张口增大,可进半流质软食,颈部变软,肢体强直消失,能起床行走,15天后痊愈出院。

    讨 论 此患儿体表无伤口,如果对耳源性破伤风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掌握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有助于及时诊断、改善预后。常见的早期症状有:下颌微感紧张,咀嚼时稍有困难,后背、四肢疼痛,在破伤风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应与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脑膜炎、急腹症、手足搐搦和肌肉风湿病等鉴别。耳源性破伤风可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外伤、导物及污物塞耳等,常见于儿童。治疗方面全身治疗与非耳源性者相同 [1] 。在破伤风症状发作期,尽可能避免手术。中耳病灶只需用双氧水洗涤,引流分泌物,取除异物,切开脓肿即可。痊愈后的耳部病变仍应继续积极治疗,有适应证者应立即手术,清除病灶,防止再度复发。关于预后,耳部病灶虽与颅脑接近,但因耳道及中耳软组织菲薄,血液供应丰富,四周均为骨壁,侵犯范围小,感染表浅且与空气并非完全隔绝,破伤风杆菌的繁殖条件比一般伤口差,只要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预后比非耳源性破伤风好,不过在发病快、治疗晚、年龄小的患者,愈后较差。

     参考文献

    1 吴建武,张志勇,何柳.耳源性破伤风误诊1例.临床误诊误治,2002,15(5):394-395.

    作者单位:071001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医院耳鼻喉科, 百拇医药(姚会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