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疑难病杂志》 > 2004年第4期
编号:11385182
络病病因探析
http://www.100md.com 《疑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
络病;病因;致病因素,,络病;病因;致病因素,1外邪袭络,2内伤七情滞络,3痰瘀阻络,4久病入络,5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
     【关键词】 络病;病因;致病因素

    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各种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络脉功能失常而引起络病,探讨络病病因对于研究其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状结构,形成外(体表阳络)-中(肌肉经脉)-内(脏腑阴络)的络脉空间分布规律,无论外邪侵袭、七情内伤、饮食起居、跌仆金刃等均可伤及络脉,形成络病病因的广泛性。但络脉的结构、循行与功能特点与经脉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的空间结构特点,气血流缓、面性弥散、双向流动、末端连通、功能调节的气血运行特点,又形成其发病的特异性。现将络病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外邪袭络

    1.1 六淫外袭 六淫之邪自外侵袭人体,阳络循行皮肤或在外可视的黏膜部位,将十二经脉气血敷布于肌表之间,特别是营卫之气由络以通,使肌表成为卫外抗邪的第一道屏障,发病时则首当其冲。六淫外袭,必首犯阳络,如正不胜邪,邪气将顺次传入,由阳络传至经脉,再传至脏腑,最终深入脏腑之阴络。六淫邪气中以风、寒、湿三邪外袭最易伤及阳络,因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

    1.1.1 风:风为阳邪,其性轻扬,伤及皮部阳络,影响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易使人体腠理疏泄而张开,气液外泄,常见头昏、头痛、恶风、发热等症,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成为仲景外感热病六经辨证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风邪中人亦可引起杂病,如张仲景《金匮要略》论中风便有“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之论,成为中风经络脏腑分证的最早记载。

    1.1.2 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外袭体表,先犯阳络,卫气郁遏,营卫失调,可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疼腰痛等症,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寒性凝滞收引,寒邪外侵,气血阻滞又可引起各种疼痛,故《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1.1.3 湿: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湿盛内则困脾土而致腹胀、纳呆、恶心、呕吐、泄泻诸症,湿盛外则滞于经络而有头重如裹、周身沉重、四肢酸困诸症。湿邪为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风寒之邪常与湿邪缠夹为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9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