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医药315
编号:11387741
“解剖”虚假医药广告的骗人伎俩——“能逆转癌细胞”的说法是夸大其词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3.12
     ◆报料

    “我是一名胃癌患者,已经做了手术,但还是担心会转移复发。在北京一家医院门口,有人送给我一份报纸叫《医药时讯》,上面介绍了抗癌中药“康逆胶囊”,说这个药能阻断肿瘤的复发转移,还介绍了一些病例。我不知道这样的宣传可不可信,把报纸寄给你们,你们帮我查查。”

    ◆调查

    记者首先翻看患者寄来的“报纸”,在上面并没有刊号。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报刊出版网上,也没有查到《医药时讯》的报刊许可证。也就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把自己打扮成了报纸模样的宣传单,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一份报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传单属于非法出版物。

    再看宣传单上的内容。“康逆胶囊可阻断肿瘤复发转移”,“康逆胶囊——疗效稳定、确定”,“起死回生显神效”,“肝癌竟缩小5公分”,“现代抗癌中药康逆胶囊在基因治疗上又获重大突破”等等,满篇充斥着表示功效的断言。而且,在这个宣传单上,还以患者的名义来讲述康逆胶囊的“神奇”功效。对此,记者咨询了药品广告监督部门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了上述表示功效的断言,以患者名义进行宣传都是违反《广告法》的行为。
, 百拇医药
    记者拿着宣传单找到了肿瘤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屠规益。对于宣传单中所称“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屠教授指出,目前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没有任何一种药有这样的作用。宣传单中还称“可以抑制EGFR基因和RAS基因的转录”,屠教授说,目前上市的药物中有一类有关“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产品,但绝不是康逆胶囊。屠教授提醒说,由于胃肠道吸收药物的限制,用口服药物(如胶囊)来治疗肿瘤病人基本没有根治效果。也有个别病人服用药物后见好,原因很复杂,其中有心理因素。

    记者又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基础数据,发现康逆胶囊属处方药,其最近期的广告批准文号是鲁药广审(文)第2006100325号,有效期是2006-10-23至2007-10-22。

    首先根据《药品管理法》,作为处方药,其只能在医学专业媒体上发布广告;其次,鲁药广审(文)第2006100325号对康逆胶囊疗效的描述是:“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消肿解毒……作为癌症的辅助用药,可提高生存质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未见前面提到的那些宣传语。而且,记者从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了解到,在审批康逆胶囊的广告批准文号时,也不是按抗癌药来审批的,也就是说康逆胶囊不是抗癌药。可以说,宣传单的发布者对批文的内容进行了肆意修改。
, 百拇医药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是,取得外地广告批准文号的药品,要在北京地区发布广告,必须先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但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记者无论输入商品名还是通用名,都没有查到康逆胶囊的广告批准文号。据北京市药监局市场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一种药品在北京没有广告批准文号或没有备案,就不能在北京发布广告,否则属违法。

    由此可见,康逆胶囊的这个宣传单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涉嫌违法。另外,据记者了解,康逆胶囊因发布虚假广告,在石家庄、杭州等地曾被当地工商部门查处。

    ◆专家建议

    屠规益教授告诉记者:“不光是康逆胶囊,其他与之类似的不实的宣传单也很常见。”因为这类宣传单夸大其词,常声称“能阻断癌症的复发转移,能使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等,很能吸引病人和家属。因为目前的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许多病人病急乱投医,宣传单中的内容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误导,使得一些本来应用正规治疗可以治愈的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屠教授说他经常会接诊到受虚假广告误导延误了病情又到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

    此类虚假广告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欺骗患者:一是打着中医中药的旗号,声称某种中药能根治癌症。事实上,虽然中药在提高癌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中药单独应用,被证实能治愈癌症的。二是盗用科研成果,把其他药物的一些疗效生拉到所宣传药物的“名下”。三是把实验室结果混同于临床疗效。有的药物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临床使用时疗效就不一定了。把实验室研究结果拿出来做“证据”进行宣传,是不科学的做法。而且,这些所谓的“抗癌”中药往往价格不菲,一个疗程常常超过在肿瘤医院的正规治疗所需。屠教授提醒广大读者,看到有以上特点的宣传一定要打一个问号,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咨询,以免花了钱,又贻误了病情。

    本报记者 杨六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