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中医之痛
编号:11398373
天然牛黄走私严重 中药安全再受质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00期
     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牛黄在21世纪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牛黄市场混乱无序;不少牛黄类中成药产品品质下降、药效降低;疯牛病的肆虐使得以走私“天然牛黄”为原料的急重症用药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质疑……传统中药牛黄的地位正经受着很大的挑战。

    疯牛病疫区牛黄可能流入内地

    1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对天然牛黄的来源进行了一次暗访。在一家药材店,记者问有没有牛黄,一位女店员从货柜里拿出一个大瓶子,毫不避讳地说瓶子里的药就是进口的天然牛黄,并声称她们主要给国内知名厂家供货。记者随后又暗访了几家,均称是进口天然牛黄。随记者一同暗访的一位业内人士当场辨认的确是天然的。他跟记者说,国家早已禁止进口天然牛黄,他们所说的“进口”其实就是走私。据他了解,目前国内走私牛黄来源渠道很多,走私途径主要通过由进出境的人和进口的牛肉夹带,且大多是从香港流入内地。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天然牛黄大约4000公斤左右是走私牛黄及一些假冒牛黄,其余不足500公斤的天然牛黄是靠国内零星收集,因而品质参差不齐。
, http://www.100md.com
    香港是全球牛黄最大的集散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多在此采购牛黄。1月18日,本报记者以客商的身份来到位于香港上环高升街的一家中药材店。这位姓李的老板自称是香港牛黄市场最大的经销商。据他讲,国内最知名的中药大厂所用牛黄也大多是从他这里购入。他拿出纯度较高的15万元1公斤的巴西牛黄给记者看,记者问大陆的名牌厂家用的是不是这种纯度高的?这位老板说他们才舍不得用这么好的牛黄,“都是让我给配,也就是块状牛黄和散牛黄掺在一起,要多少钱的我给配多少钱的,大厂也就要6~8万元1公斤的,有的小厂子要的品质更低。”

    中医药专家指出,走私牛黄存在来自有疯牛病泛滥的国家及地区的可能性,而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对牛黄原料进行疯牛病生物指标检测检疫的要求和相关程序,基本上由各企业自己掌握。因此使用走私牛黄极有可能会将这些疾病带入国内,引起灾难性后果。假冒牛黄除了其药效得不到保证外,其成分中的胆红素、胆酸等由于是直接加入的,它们并没有经过生物生化过程,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 http://www.100md.com     据《中国医药报》披露,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钱忠直坦称,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天然牛黄质量参差不齐,来源不清,而且假冒产品较多。有的不法分子在造假时掺入牛的胆管结石和肝脏沉淀物,有的直接掺入人工牛黄,很不卫生,很有可能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甚至是蛔虫。

    供需矛盾导致走私与假冒

    牛的胆结石就是牛黄,这是要比黄金贵几倍的珍稀中药材。在我国医药史上,牛黄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全国目前数千种中成药中,以牛黄为原料的多达650余种。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宰牛取得,获得概率只有千分之一、二,优质牛黄的价格最高时可达20万元/公斤,故民间素有“千金易得,牛黄难求”之说。

    天然牛黄又是多种名贵中成药的原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下文规定“安宫牛黄丸”等42种名贵中成药必须用天然牛黄作君药配制。

    国内医药行业年消耗天然牛黄约5000多公斤,而我国年产量不超过500公斤。在2002年以前,天然牛黄90%都依靠进口。
, http://www.100md.com
    疯牛病又称牛脑海绵状病,症状与老年痴呆病因相似,系人畜共同传染病,无药可治。十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疯牛病是通过食品途径传播的,只要不食用患病畜肉,人类就不会感染。但英国政府2003年宣布,该国一名病人因输血感染疯牛病而死亡,再次引起世界恐慌。

    为了防止疯牛病通过牛黄等用药途径的传播,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和2001年相继发布《关于加强牛源性药品进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禁止药品、生物制品生产中使用疫区牛源性材料的通知》。2002年7月10日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牛源性及其相关药品监督管理的公告》,明确提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使用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如天然牛黄、牛胆膏、牛骨粉等”。也就是说,这份文件给天然牛黄的进口从政策上关上了国门。

    牛黄原料采购、检测谁来把关?

    一方面是含天然牛黄的中成药市场持续看好,需求量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在国产牛黄资源已非常匮乏而90%依赖进口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又不得不禁止天然牛黄进口。供需矛盾的严重失衡,使得天然牛黄市场行情一路走高。因而走私牛黄和劣质假冒牛黄充斥市场,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为了降低成本,一些老字号企业在牛黄原料的采集上也照样掺假。在今年“两会”上,本报记者遇到了一位著名中药企业的质保负责人,据他透露,牛黄原料的等级差别很大,真的假的搅在一起根本看不出来。而送检时往往是拿着好原料去检测,也不管你的原料来自哪里,只要符合牛黄的基本指标就过关。尤其一些国有企业,谁也不想得罪人,即使质检部门看出问题,也很难顶住。以前的老字号进料配料极为严格,因为是自家的企业怕砸牌子,国企化后就难说了。
, http://www.100md.com
    天然牛黄的替代品

    针对牛黄的珍贵和稀有,医药专家一直在寻找牛黄的替代品。人工牛黄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人工牛黄只能作为牛黄原料的部分替代用品,且人工牛黄粉无论是成分、结构还是药效等都与天然牛黄相去甚远。人工牛黄粉胆红素含量仅为0.7%,远远低于天然牛黄35%的含量标准,功效大打折扣是可想而知的。并且还出现一些天然牛黄所没有的副作用,如眩晕、恶心、呕吐等。所以,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明令禁止进口含人工牛黄粉的药品。同时人工牛黄本身的质量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有资料显示,合格的人工牛黄并不多。

    看来人工牛黄并不是天然牛黄的理想替代品。近些年来,云南、内蒙、陕西、广东、山西、河南等六省的药材生产、科研等部门琢磨出在牛的胆囊中培植牛黄。卫生部认为“培植牛黄”内在质量与天然牛黄基本相同,可供药用。但由于培植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相差较大,因此,1990年2月20日,卫生部在《关于下达“培植牛黄”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培植牛黄”中胆红素含量为35%以上的,可供临床急重病症中成药品种使用;胆红素含量在18%~35%的,只能供非急救成药配方用;胆红素含量在18%以下的不可供药用。
, http://www.100md.com
    但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培植牛黄”是把牛的肚子剖开,在黄牛的身体内部接种,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从牛体内取出,虽然技术可行,产品质量还算稳定,但却无法实现产业化,产品只能是有行无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蔡红娇教授历经30年专注研究牛黄,最终成功发明体外培育牛黄,使传统名贵中药材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以及对中药有效成分实行准确控制的重大突破。1997年,卫生部批准体外培育牛黄为中药一类原料药,其疗效和性能非常接近天然牛黄,且主要药理成分比天然牛黄稳定,是天然牛黄的理想代用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1月21日下发了21号《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文件第一条明确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该通知还附有42种“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名单”。

    有的国家立法规定动物的排泄物和病态组织不能入药,欧盟国家也规定动物的内脏不能入药,而体外培育牛黄是高科技生物技术产品,它将不受这些规定的限制,这对于牛黄类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至关重要。, 百拇医药(张鲜堂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