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业界动态
编号:11407217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三晋文化”和“太行精神”凝成独特办学风格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05期
     编者按:“云路无梯通玉宇,斯地有神撼上苍”。山西中医学院作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战线上较年轻的一所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同行院校相比,虽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先天不足,但他们并没有气馁、没有抱怨,18年来,他们始终秉承“三晋文化”的先进元素,弘扬伟大的“太行精神”,自强不息,不甘人后,居弱图强,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在体现“三晋文化”、“太行精神”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和谐统一的实践中,形成了该院“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独特办学风格。在这面精神旗帜的鼓舞下,全院广大教职员工用汗水和艰辛凝成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推动了该院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谈到,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 http://www.100md.com
    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高校,也是难以承担历史使命的。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虽已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繁荣与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山西中医学院多年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展中医药教育的动人事例,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期待着山西中医学院未来的事业更加辉煌,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山西中医学院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9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挂牌成立;1999年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和省针灸研究所合并,同年6月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招收留学生;2004年该院又成建制接收原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和太原铁路结核病医院,成为山西省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的中心。
, 百拇医药
    多年来该院办学实力不断积累壮大,机构设置日趋合理。目前占地面积174698.46m2,校舍建筑面积121796.40m2;固定资产总值达1.1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84.71万元;图书馆藏书38.16万册;学院本部设有中医系、针灸推拿系、中药系、护理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基础部、社科部、体育部、计算机教学与网络管理中心、国际教育中心、实验管理中心、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共有54个教研室和14个教学实验室。另有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山西中医学院推拿职业技术学院。

    在18年艰难而快速的发展历程中,山西中医学院人不断汲取三晋文化的先进元素,弘扬和传承伟大的太行精神,形成了“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独特办学风格。“艰且益坚”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百折不挠;“持重笃行”就是朴实稳健、淳厚敬业、勤奋进取、埋头苦干。这种办学风格,体现了三晋文化、太行精神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和谐统一,从而作为学校办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推动和促进着学院本科教育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 百拇医药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形成、发展、文化与渊源

    源远流长的三晋文化和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为“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基础。

    (1)三晋文化的解读

    山西,古称“晋”,从韩、魏、赵三家分晋始,这里就被称为“三晋”。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学界向有“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共识。从尧舜禹以降,这里人杰地灵,圣贤辈出,创造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文化地位的三晋文化,与邹鲁文化、燕齐文化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文化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概括起来,三晋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不畏艰辛、勇闯难关的进取文化;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勤奋刻苦、忠恕诚信的敬业文化;精打细算、节用有度的俭朴文化;大言若讷、大音希声的笃行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文化之源。
, 百拇医药
    (2)太行精神的诠释

    山西又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在这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篇章,培育和造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李长春同志曾这样概括:“太行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展现了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了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考察山西时特别指出:“抗日战争中培育的太行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太行精神为我们创建和发扬“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初期探索

    筹建与初创时期艰难困苦的历程,造就了山西中医学院人不畏艰难的特殊品格,也为“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 http://www.100md.com
    (1)先天不足,历尽艰辛,是山西中医学院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

    山西地处内陆贫瘠的黄土高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山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不仅起步最晚,而且一直与“艰苦、艰难、艰辛”相伴随,用“先天不足,历尽艰辛”八个字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

    上世纪50年代末,当全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蓬勃兴起时,山西省也曾提出建立山西中医学院的设想,惜因三年自然灾害未能上马,之后又因“文化大革命”等因素,致使山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在起步时就已痛失二十余年宝贵时光。

    上世纪80年代初,山西省政府两次呈书国务院申请建立山西中医学院,终在1982年获准筹建。但由于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学校直至1989年方告成立,又是整整七个年头!期间,曾经又因国家银根紧缩等政策因素,建设中的项目也有一大部分被迫停工。1992年,尚未完成的一期基建工程项目全部暂停。

    从筹建到1997年,全校资产十五年总共积累仅有3500多万元,年办学经费仅有500余万元。手长袖短,情何以堪!投入的严重不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1997年的教学评估严重失利,使本已明显落后的山西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再受重创。山西中医学院创建与发展的艰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 http://www.100md.com
    (2)山西中医界向来就有不畏艰难,艰且益坚的传统

    早在1919年,当国内否定中医、废止中医思潮盛行之时,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以罕有的勇气在太原宣告成立。大江南北的著名医家如丁福保、周小农、张锡纯、裘吉生、丁甘仁、谢利恒、时逸人、王一仁、恽铁樵、冉雪峰、何廉臣、曹炳章、杨医亚等近百人纷纷北上,云集太原。研究会创办了附属医校——山西医学传习所(这是辛亥革命后山西正式举办涵盖中医医学教育的开始,1921年更名山西医学专门学校),也创办了“以阐发中医真理,参证西医科学,究源溯流,融会贯通为宗旨”的《医学杂志》。一时间,创学会,办杂志,兴学堂,救亡图存,领袖全国。

    上世纪60年代,山西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取得重大成果,蜚声中外,至今仍是国内中医高校《方剂学》、《中医妇科学》等重点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妇产科临床的重要诊疗手段。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筹建和初创时期,山西中医学院人不畏艰难,咬紧牙关,坚持艰苦创业。
, 百拇医药
    ——坚持了独立办学、独立发展。一次次避免了整体下马,也一次次化解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合并”、“兼并”等干扰,为今天快速发展态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86年,筹建中的山西中医学院以中医大学班的名义招生,结束了山西没有中医药本科教育的历史。

    ——筹建期间,连续两次组织和召集全国同类院校编写了两套大型教学参考书——《中医多选题题库》和《中医问答题题库》,这对于一个尚未挂牌成立的后起院校来说,实属创举,令中医高等教育领域的先进和同仁广为称颂。

    ——科研工作在艰难中起步。由我校李定明老师主持完成的“针刺风府、哑门治疗急性脑出血”科研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跃居本领域学术研究前列。

    ——1990年,当建校仅仅一年、百事待兴之时,学院以其居弱图强、处艰砺志的特有精神,举全校之力,成功地承办了全国中医院校第三届传统保健运动会,赢得了国家教委、体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各兄弟院校的赞誉。这一系列可贵的实践和探索为“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积累了丰厚的实践基础。
, http://www.100md.com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发展成熟

    “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和新时期中医药本科教育的改革实践,使“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1)以“二次创业”为起点,“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逐步明晰

    199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调整了山西中医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明确提出“办学不在于办大,而首先在于办好,尤其是要在本科层次上突出质量,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追求真知,追求真理,追求真实,追求真人为内涵的“求真”校训,决定实施“二次创业”战略,一系列关系到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举措迅速付诸实施。

    ——立即启动资源整合。在多方努力协调、争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于1999年实现了我校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的实质性合并,步入了教学、医疗、科研相结合的新的发展历程。
, http://www.100md.com
    ——全力突破投资瓶颈。国家投资历年不足,我校依靠自身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学生食堂(含学生活动中心)、2号教学楼和5栋学生宿舍,并利用1号教学楼扩展了实验室面积,有效地缓解了教学用房紧张的矛盾。

    ——力保通过合格评估。学校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把工作的重点放到规范中医药本科教学管理、提高中医药本科教学水平、实现中医药本科教学健康发展方面来,在艰苦的条件下,于1999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稳步推进发展规模,拓展专业门类。至2003年底,已拥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四个专业,形成了以中医药本科教育为主体,医、药、针、管、护等专业门类基本齐全,与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相互配套衔接,结构趋于合理,日益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和基本框架。

    (2)新时期的改革与创新,使“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日益完整和成熟
, 百拇医药
    2003年底,我校第二次党员大会对“二次创业”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党委书记杨波同志指出:“二次创业的十年,是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十年,是迎难而上、奋起直追的十年,是改革创新、加速发展的十年。”这一总结同样体现了“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大会提出了“创建新型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校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制定《山西中医学院事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明确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传承三晋文化,发扬太行精神,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不断拓展学科领域;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继续教育;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一所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的中医药大学。

    ——抢抓机遇,壮大办学实力。整建制接收拥有600张床位、上千员工、逾亿元资产的太原铁路中心医院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太原铁路结核病医院实现了与我校第二中医院的整合,进一步优化了办学规模与临床教学基地的结构。
, 百拇医药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自筹经费为主,重新启动早年被迫下马的第二中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工程,于200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筹建期间原设计规划的所有在建工程,使第二中医院承担中医药本科临床教学的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准备创建中医药大学的基础工作。解放思想,规划蓝图,克服困难,积极推进,经过前期艰辛的调研和周密论证,形成可行方案,已正式提上了省政府的议事日程。

    随着对二次创业的总结和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深入,学校的办学风格由自发的实践和感悟到自觉必然的提炼、总结,日渐明晰。2004年,陶功定院长(现党委书记)阐述了我校“坚持求真校训、坚持质量生命、坚持治校从严、坚持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并对“坚”和“持”赋予了特定含义。所谓“坚”,就是坚定、坚强、坚韧、坚不可摧;所谓“持”,就是持重、持续、持久、持之以恒。与四个坚持的办学理念相呼应,经过提炼和全校上下讨论,我校办学风格最终表述为“艰且益坚、持重笃行”。“艰且益坚”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百折不挠;“持重笃行”就是朴实稳健、淳厚敬业、勤奋进取、埋头苦干。至此,凝聚了三晋文化、太行精神和我校创业发展历程的办学风格正式形成。
, 百拇医药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实践与传承 闯出一条超越常规发展的“创业快车道”

    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的情况下,痛下决心,解放思想,突破投资不足的瓶颈,全速推进学校建设,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体现并不断彰显着“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

    (1)基本建设实现新跨越

    1998年以前,当学校仅有中医、针灸两个专业时,教室、学生宿舍、活动场所等就已经十分拥挤、紧张,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尽管山西财政紧缩,政府投入有限,但学校仍然下定决心,多方筹措资金,5年中共完成基建项目10项,建筑面积5.10万m2,总投资近70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教学设施紧张的矛盾,改善了办学条件。

    (2)图书馆建设实现新突破

, http://www.100md.com     2002年至今,5年中共投资400余万元增加图书,目前拥有各类印刷型图书38.16万余册,生均藏书量达到83.80册。2006年底,新的图书综合大楼(设计面积15600m2)已经破土动工,即将成为我校新的标志性建筑。

    (3)实验室建设跃上新台阶

    2003年,学校成立实验管理中心,探索性地推行实验室“统建共管”的改革体制,整合设置14个教学实验室,建设科研实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由2961m2增加至5029m2,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2004年至今,投入25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维修改造,改善实验室环境。2006年底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963.67万元,是2002年底以前的212.32%,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日臻完善。

    (4)教学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第二中医院与太原铁路结核病院完成整合,住院大楼竣工启用,学校直接投资配备了先进的临床教学设施。整建制接收太原铁路中心医院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的实力。目前,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7所,实习医院5所,并与8所医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遍布全省8个市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各类实习基地的总床位数达到10520张。
, 百拇医药
    聚起一支朝气蓬勃、勤奋实践的团队

    倾注情感留住老的,创优环境吸引好的,面向未来培养小的,一支朝气蓬勃的学术团队带动了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不断升华。

    (1)造就了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随着“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深入人心,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原则,在分配制度、职称评定、考核评优改革中充分体现向教学倾斜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

    ——老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老教授、老专家们,始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们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虽然他们直至退休也未能成为博导、硕导,但是他们依然把心血倾注在本科教学工作之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们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显著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成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大特色。
, 百拇医药
    ——中青年艰且益坚,奋发向上。这些年,学校乃至整个山西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因此,学校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采取与兄弟中医院校合作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委托兄弟院校培养等方法,有效地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目前还有63名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同时,不断创新院内培养方法。基础部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多媒体授课比赛,不断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水平,选拔教学骨干,许多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参赛获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针推系率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每年选派1~2名教师赴日从事针灸推拿技术的交流,培养锻炼了一批从事对外交流的骨干教师,连续7年承担了国家经贸委(现商务部)和省卫生厅承办的国际针灸培训任务。中药系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进而锻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新政策吸引人才,成效显著。学校出台了《引进优秀人才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生来院工作。3年来,共引进博士4名,硕士75名,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吸引来的人才,有很多来自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造出一条“孔雀东南来”的独特风景线。
, 百拇医药
    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既是“艰且益坚、持重笃行”办学风格的缔造者,也是这一风格的勤奋实践者。张俊龙教授于2004年被授予“山西省第七届青年五四奖章”,白兆芝、裴妙荣、冀来喜教授分别获得 “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成为教师队伍的典型代表。

    山西省援喀麦隆医疗总队队长、针推系副主任文洪教授,医术高超,疗效显著,被国家卫生部、外交部、商务部评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称赞他是“有一双魔术师般的手”的人,并授予他“国家一级骑士勋章”。前不久胡锦涛主席访问喀麦隆时,他荣幸地受到胡主席的亲切接见和慰问。

    体育部王浩娟老师,经过艰苦努力,用3年时间,经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选拔,通过了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级排球裁判员考试,获得了国际级候补裁判员的资格,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的裁判。

    (2)推动了学科和专业建设
, 百拇医药
    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实验室建设,装备了1044万余元先进设备,每年投入60万元专项资助院内重点学科,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并逐渐形成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体现了“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教师科学研究的高昂热情和聪明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重点学科建设独具特色。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主要致力于中医藏象理论、证候概念、内经多学科的研究,开拓了藏象学说结构重建的新领域。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形成了经典方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温病学理论防治外感病证治规律等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学科以内科各类疾病的研究为基础,其对小肠病机及其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与支持。针灸推拿学学科秉承山西针灸推拿的传统优势,在新九针的研究应用、腧穴诊断技术的整理与研究、腧穴处方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优势。中药学学科的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多篇研究论文被CA、SCI等国际杂志收载。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开创了数理中医学、发育药理学等许多新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学科。目前,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4个学科已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 http://www.100md.com
    ——促进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医学专业作为学校最早的母体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培育了中西医结合方向、医学英语方向、医药信息管理方向和护理等专业方向,新办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就是在中西医结合方向上发展成熟并独立设置的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依托原针灸系并与省针灸研究所及其附属医院的实质性合并,建立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针推专业办学模式,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师素质培养与提高、教具研究与开发、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展示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2005年,中医学专业和针灸推拿学专业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同时,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喜人成绩,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别于2003年、2005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带动了学术水平的整体攀升。近年来,张俊龙博士、田岳凤博士后、裴妙荣教授、郭蕾博士后、刘亚明博士、冀来喜博士分别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居山西省高校的前列。冯前进教授、穆俊霞博士、张俊龙博士、杨继红博士、冯明教授、郭蕾博士后分别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国家“973”课题研究项目。“十五”期间,学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4项。周然博士、陶功定博士、张俊龙博士、冯前进教授、门九章博士、冀来喜博士、刘亚明博士等被兄弟院校或科研机构聘为博士生导师,另有19名教师被兄弟院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 百拇医药
    ——推动了教材建设。近年来,34名教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编委,参加了24门教材的编写;

    14名教师担任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的编委等。裴妙荣教授主编的《中医学基础实验教程》、《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引起国内同行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和江西、甘肃、浙江、陕西等兄弟院校先后来我校观摩学习。郝印卿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于2005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

    不断培养“艰且益坚、持重笃行”风格的传承人

    “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是山西中医学院特殊办学经历凝聚成的特殊品格,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在学生中不断传承和光大办学风格的舞台。十八年走来,历久弥新,办学风格已经内化为历届学生的精神品格和做人风格。

    (1)生动的入学教育是传承办学风格的第一堂课
, 百拇医药
    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学校都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感受三晋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太行八路军纪念馆和刘胡兰纪念馆,感受太行精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受和体悟学校的办学风格,进而形成和健全自己优秀的人格。

    (2)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传承办学风格的重要平台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定位于“突出中医特色,贯穿人文精神,强化创新意识,体现高雅品味”。每年10月,学校都要举办内容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节,近年来,在校园科技文化节活动中,有1200余人次获奖。每年4月,学校都要举办社团科技文化活动月,成为中医学子展示自我才华,展示社团特色的舞台,这些系列化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来众多兄弟院校学生观摩学习。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开办了《新中医青年》(专业版、文学版)、《潺潺》、《撷浪》等刊物,搭建了增强学生人文修养的平台;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科学的兴趣。学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本科学生的英语水平,有12人次在CCTV杯等各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
, 百拇医药
    (3)投身社会实践是传承办学风格的重要途径

    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展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和自己健全的人格,连续六年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部委的联合表彰。由学生社团推拿协会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假期集中志愿服务和节假日日常活动相结合,在太原市红十字托老中心开辟了学校第一个志愿服务基地,于2003年初被评为“山西省十佳青年示范群体”;2005年,大学生爱心社被团省委授予“山西省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06年,推拿协会和爱心社两个社团被团省委评为“优秀大学生社团”,推拿协会被团中央、教育部、广电总局和全国学联等部委联合授予“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4)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是传承办学风格的有效措施

    2002年,学校组织学生向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千余名学生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受到团省委、卫生厅的高度评价,黄河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晚报》、《都市生活报》等多家媒体给予了密切关注和报道。
, 百拇医药
    (5)“艰且益坚、持重笃行”风格在一代一代学生中日益光大

    在2004年山西省首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BOB”创业团队将著名中医外科专家赵尚华教授发明的“腧穴治疗仪”作为开发项目参加比赛,一举夺得金奖。2006年第二届竞赛中,三个团队获得金奖,另两个团队分获银奖及铜奖。2005年5月,作为“SUN创业团队”的代表参加山西省第二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获得金奖,2006年被团省委选送参加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铜奖。

    学校武术队居弱思强,处艰励志,多次代表我省参加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大学生运动会,先后获得金牌22枚、银牌34枚、铜牌45枚,成为传承办学风格的代表性团队。

    2003级传统中医班姚博同学身患白化病,心脏也发育不健全,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不懈努力,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技文化活动,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连年获得奖学金;2004级中药1班的王海峰同学虽然父母残疾、家庭贫困,但是他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并积极带领同学们勤工助学,两年来在担任学校勤工部部长的两年中,共为同学提供百余个助学岗位,获得助学资金达3万元……我们欣喜地看到,“艰且益坚、持重笃行”的办学风格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