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6期
编号:11416392
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http://www.100md.com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6期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1提高认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信息化人才,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授课方式,4加强实验教学,5改革考试形式,突出能力考查,6对教师应长期充电培训,7端正信息部门思想,做好辅助工
     【摘要】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速度快、重在实际操作的应用型基础课,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 高校 计算机 教学改革 研究

    教育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在高校,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综合型、具有创新开拓精神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医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医学计算机教学从无到有逐渐被重视起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广泛性,如何使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使他们能适合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投入了不少的财力,但在观念上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认识比较浮浅,从而导致计算机教学也成了形式主义。为此,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求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使其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1 提高认识,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信息化人才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使得我们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图书馆等环境之中。对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应用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社会用人单位对包括文科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在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必备条件。对于占90%以上的高等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虽然在中学或曾开设过计算机,但由于高考或其他的原因影响,对计算机的学习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并不能满足大学乃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的建设是培养能够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传统 “专才”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的 “通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强烈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目前在多数高校只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Visual FoxPro”,而且教学课时被压缩,把开设计算机课当成一种形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当今的信息化社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8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