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2342
泰而不骄 博学于文——王洪图教授治学育人品格侧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14期
     王洪图教授胸怀坦荡,谦和有礼,可谓泰而不骄;笃学勤勉,学验俱丰,可谓博学于文。笔者作为王老的学生,耳濡目染,对王老高尚的品格、严谨的治学精神均感受至深,在钦佩之余,常唏嘘不已,《论语?阳货》有孔子回答子张关于“仁”的含义,孔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古人云:医者,仁术也。笔者认为,恭、宽、信、敏、惠也可以作为王老治学精神与为人品格的一种缩影,今借用之,介绍一下王老治学与育人的点滴。

    恭则不侮

    恭而不侮的含义是你尊重别人,就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师长、同僚,爱护学生,是王老最基本的品格。或许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王老一直教育我们,尊重你们所有的老师应是无条件的,并应运而生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中,他以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表率。王老在大学毕业留任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时,曾多年得到任应秋老先生的指点与教诲,他对此一直心怀感激,不仅任老在世时对任老恭敬有加,而且在任老故去后多年,每到任老忌日,王老都会去任老家,在任老的遗像前祭奠,以表达对任老的思念之情。
, http://www.100md.com
    另有一事也给学生影响颇大。由于历史原因,本校一老先生与王老之间产生了一点误会,多年关系一直较为疏远。但在那位先生退休多年后,身患重病,王老听说后,立即抛却多年恩怨,前去探望、慰问,令人感动。

    由于王老享有很高声望,平时不断有各地群众来信,寻医问药之事甚多,且多是边远地区的农民,对群众来信,王老总是有信必复,不厌其烦,几十年如一日。

    宽则得众

    宽则得众,意为宽容、宽厚则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中医学是一门多流派汇集的学科,不仅在学术思想上存在学派差异,而且在师承上也存在门派的不同。一个现代中医学家,其所担负的责任与传统中医学家最大的不同,是其要承担领导和发展一个学科和团队的责任,这就要求其有一种宽博的胸襟去纳百川之流,从学术思想上摒弃门户之见。在笔者看来,王老所作所为可以说为众人楷模。虽然王老所处教研室成员是由几个导师培养出的不同流派的学生组成,但王老均能一视同仁。在学术上,“不以人废言,亦不以言废人”,王老做教研室主任时,内经教研室学术空气活跃,人际关系和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发展的良好时期,王老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全体成员,使内经学科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学科之列。
, http://www.100md.com
    信则人任

    信则人任,意为有诚信,则可被委以重任。

    王老为人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做事亦是言必信,行必果,可谓诚信之君。多年来王老曾兼任数种重要职位,如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分会主任等等。王老能够担任这些重要职位,与他为人诚信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敏则有功

    敏则有功,意为思维敏捷、行事勤敏则可成就大业。

    以思维敏捷、行事勤敏二者形容王老,可谓最准确的描述。王老不仅以博学多识、思维敏捷、头脑睿智为众人所知,同时,王老又有他人难以企及的勤奋与笃学,这可以说是他取得如此高的学术成就的关键。在很长时间内,一年365天,王老除大年初一一天在家休息外,其他时间几乎全在办公室内读书或著述,多年不曾间断。因此,王老取得的学术成就也为人瞩目。已经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其中他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1997年8月出版)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首届立夫中医药著作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著作类)一等奖”等称誉,该书集古今中外《黄帝内经》研究之大成,不仅代表了作者的研究心得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反映了当代研究《内经》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学术界完成了对两千多年来《黄帝内经》研究工作的第一次总结。该书被学术界称之为《黄帝内经》研究划时代的里程碑。同时,王老先后承担部级课题5项,获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担任3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或规划教材的主编;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津贴,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http://www.100md.com
    惠则足以使人

    惠则足以使人,意为只有对别人施以恩惠,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将此言延伸理解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适度的关心、爱护是建立、维护一种健康、和谐与向上的团队关系的重要因素,无论师生之间、上下级同事之间均是如此。王老虽然在学术上对他的学生们要求甚为严格,如我们参与编写的所有著作,他要求我们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均是第一手资料,要与原文一字不差,如发现不实之处,对我们均严厉批评;在我们做工作时,亦是随时鞭策,不留情面。但同时,王老让我们感觉到他对我们充满了关心和爱护,感觉他是一个极富温情的慈祥长者。

    以上所谈,仅为王老做人、治学的点滴,但窥一斑而知全貌,王老的为人、治学态度与境界让我们做学生的受益匪浅,故出此小文,以飨更多的中医学界同仁和后学。, 百拇医药(贺 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