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776
春暖花开,药店过敏药销售正当时。然而记者通过走访京城药店发现——店员荐药急功近利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23日 61(总第3369期)
     春暖花开,许多人因为花粉刺激或饮食不当而易出现过敏症状。一时间,药店里的抗过敏药热销起来。那么,京城各大药店面对前来购买抗过敏药的消费者,是否会仔细询问症状并对症荐药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于4月15日走访了几家药店。

    ▲时间:11点55分地点:金象大药房黄寺店

    记者一进店,就有一位男店员向记者打招呼:买点儿什么药?记者说想买抗过敏药。男店员马上从柜台里拿出一盒开瑞坦及一盒盐酸西替利嗪片让记者选择。

    记者见他并没有仔细询问什么,便主动表示,自己是给一个5岁的孩子买药。男店员听罢把开瑞坦收了回去,但并没多说什么。记者问是否有外敷的药,另一柜台的女店员拿出尤卓尔、艾洛松、一扫光3盒药递给记者。但这位女店员也没有询问用药人的详细情况。

    ▲时间:12点11分地点:金惠凯锋大药房
, 百拇医药
    记者进店后开门见山地表示,家里有个孩子过敏了,需要买点儿药。接待记者的一位姓刘的女店员问道:“孩子几岁了?怎么过敏的?”

    “孩子5岁了。昨天去公园玩儿,回来后身上就起红疙瘩了。”记者答道。

    “哦,应该是荨麻疹。是全身都有红疙瘩,还是局部有?”

    “主要是胳膊上有,身上也有,但不是很多。”女店员拿出一盒黄柏胶囊递给记者,并打算给记者开票。“请问还有别的药吗?我听说炉甘石洗剂好像比较管用。”记者问道。“那种药含激素,孩子用不太好。身上起的皮疹少可以抹,若是面积比较大则不宜使用。”女店员回答道。

    时间:13点15分地点:利君堂大药房新街口店

    “请问需要什么药?”一位女店员问道。“家里孩子过敏了。”记者答道。
, 百拇医药
    “孩子几岁了?”

    “5岁。”

    该店员从柜台里拿出童爽,并没有仔细询问患者生病的原因及症状。

    “有炉甘石洗剂吗?”

    “有。”

    “还有其他种类的药吗?”

    “有,但大多都含激素,我建议您不要给小孩用。童爽是专门给儿童使用的。”该店员推荐道。

    ▲时间:14点36分地点:好得快大药房平安里店

    这是一家药品超市,面积很大。“家里的小孩起了风疙瘩,请问有抗过敏药吗?”记者问道。一位30多岁的女店员将记者带到货架前,拿出氟冰霜、童爽两种药递给记者。
, http://www.100md.com
    记者询问是否还有其他种类的抗过敏药。“有艾洛松、西替利嗪等,这些药大多为成人用的,儿童最好不用,因为其中含激素较多。”女营业员提醒道。

    ▲时间:15点15分地点:京隆堂大药房地安门店

    “有治儿童过敏的药吗?”记者问。一位女店员拿出一盒肤痒颗粒。记者仔细看了一下说明,发现并不是针对儿童的抗过敏药。

    “孩子不爱吃药,有外敷的吗?”记者说。“那边。”该店员随手一指,便低下头不再搭理记者。

    来到她所指的柜台,记者再次询问是否有适合儿童用的抗过敏药。店员拿出了一盒净肤洁阴膏递给记者,并介绍道:“这是苗药,副作用非常小,适合小孩使用。”记者发现,这个柜台中约2/3的药品是苗药。

    “还有别的药吗?”记者问道。该店员缓慢地挪到柜台背面的另一个柜台,拿出一盒一扫光,但未对此药做任何介绍。在记者仔细查看一扫光的说明时,该店员仍在向记者推荐先前的苗药。看到记者犹豫,她似乎早已忍耐不住,拿着手中的笔就想开票。
, 百拇医药
    记者回转到先前的那个柜台前,询问刚才那盒药的名字,并表示想记下来。女店员手里攥着圆珠笔,扔出药,不再搭理记者。记者只好自己掏出笔,记录在手上。

    ▲时间:15点30分地点:北京同仁堂北海药店

    “家里的孩子去外面玩儿,回来后起了一身风疙瘩。我想买点儿抗过敏药。”记者表示。

    听完记者的来意后,一位约40岁的女店员从柜台里拿出一盒复方樟脑乳膏:“孩子可能是玩热了出汗后受了风;要么就是花粉过敏。这个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比较好。”

    “还有其他的药吗?”记者问。该店员又拿出一盒肤痒灵,说:“这个药比刚才的那个便宜,但效果也挺好。”接着又问道:“孩子身上的疙瘩中心有没有‘头儿’?如果有,很可能是蚊虫叮咬所引起的过敏症状。你仔细看看,一般患处中心都能找到虫子叮咬的痕迹或是蜂刺和毒毛,应该尽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还有,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过敏,都要注意保持衣服、床单的清洁卫生。”听完该店员细心的嘱咐,记者仔细看了看她胸前的工作牌,发现她并不是执业药师。
, 百拇医药
    ■记者感言

    通过对以上药店的走访,记者发现药店店员在向顾客荐药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不少店员似乎只关心顾客需要哪方面的药,并没有仔细询问患者的情况,诸如去过哪里、患处是什么样子、是否瘙痒、过敏程度如何等,甚至有的店员不问患者的年龄就急着荐药。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因店员各有分管柜台,多不愿向顾客推荐其他柜台的同功效药品。若顾客坚持,店员便表露出不情愿或冷淡的态度。这给人以“一店几家”的感觉。店内热情团结的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

    另外,一些店员在顾客还在犹豫买哪种药时,已经急着准备开票了,虽然嘴上没有催促,却让顾客感觉到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这样做的后果要么是顾客仓促地选择了一种药,要么是因感觉不舒服弃药而去。

    服务是商家经营永恒的主题,而没有了细心周到、专业热情这两个信条,所有的利益都将是暂时的。

    本报记者董笑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