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8371
忠言如何不逆耳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30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第18期(总第1107期 2007.04.30)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是忠言,怎么会逆耳呢?不过,若能用心理学知识去解释,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并非所有的忠言都逆耳的,只有当批评与被批评者的情绪(心理)产生相抵触时,才会发生逆耳现象。一个人的情绪左右着能否接受批评的心理。尽管是忠言,但在讲的时候还得考虑到对方的情绪状态,采用对方能接受的批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方才能接受。这种批评方式,或耐心细致,摆事实讲道理;或直截了当,推心置腹;或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或仅给暗示,无言胜声。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视各人不同情况,进行“对号入座”,切忌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这样,才能使忠言不逆耳。被批评者如果一时难以接受,可取转移注意的方法,转忧为乐,化怒为喜,寓理于笑谈之中,使之触类旁通,自己顿悟,接受批评。

    有些人明知自己错了,可对别人批评,嘴上就是不承认。对这些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大可不必与其争个我对你错的结果。尤其是在公开场合,更不宜这样做。否则,会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忠言顺耳的效果。你尽可采取一笑了之的“无所谓”态度。因为,这种人尽管嘴上不承认错,心里却清楚得很。对这种人来讲,有时候“不批评”同样可以起到批评的作用,收到批评的效果。

    要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就必须要把握好对方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针对对方当时的心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批评方法,这样,才能使批评得到预期的效果。, 百拇医药(陈斌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