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4009
科室整合:重组的还有管理思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8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5.18
科室整合:重组的还有管理思维

     搬家不仅是相关科室在空间位置上的重组,而且还是治疗方式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聪明的医院管理者是乐于谈经营的,而且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在我国,一般的医疗服务从技术层面讲并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为什么有的医院口碑好,有的却很一般呢?我们不妨把医院看做一个技术成熟的服务性行业,那么对于同一级别的医疗机构来说,医疗技术相差无几,因此,有远见的医院管理者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生产方式的创新和重组,甚至整个服务理念发生了导向性的变化,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科室整合便是对管理思维重组的一次有益尝试。

    空间重组:远亲变成近邻

    “传统治疗模式是按照治疗手段分成内科和外科,但实际上一个疾病可能需要多种治疗手段。”

    “一个癫痫病人,他来到医院后,接待他的是一个癫痫病治疗小组,这里的医生包括脑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伽玛刀医生等,他们会对这个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确定当前认为最佳的方案,由相关医生执行。”
, 百拇医药
    重组的医疗流程才是科学合理的,而以往由一个专科医生接诊并决定治疗方案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2007年4月1日上午,华西医院开始了历史上最复杂、涉及病人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病房搬家,已使用了10年的外科大楼重新装修后更名为第二住院大楼,并在这一天正式投入使用。

    据记者了解,从4月1日到4月11日,华西医院20个科室的近两千个病人将陆续随着科室的调整进行搬迁,科室调整、搬迁结束后,该院历时15年的医疗院区改建工程结束,形成打破内外科界限,按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医疗模式。记者从华西医院医务科了解到,从2006年3月份开始,华西医院第三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时,首次将肾内科和泌尿外科在空间上放在一起,而此次搬迁结束后,这种模式将在全院推行。

    “传统治疗模式是按照治疗手段分成内科和外科,但实际上一个疾病可能需要多种治疗手段。”华西医院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所谓的“搬家”不是相关科室在空间位置上的重组,而且还是治疗方式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比如:第二住院大楼10楼的神经外科和第一住院大楼8楼的神经内科通过连廊相连,形成神经疾病病房; 8层的普外三和第一住院大楼的6楼消化内科通过连廊相连,形成消化系统疾病病房;原来在第一住院大楼10楼的胸外科被一分为二,普胸科与呼吸内科放在同一层楼上;心胸外科与心血管内科形成心脏疾病治疗病房。该负责人认为,这种打破内外科界限,内外科医生组成治疗团队按照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医疗模式在国内综合医院里尚属首次,是该院进行生产方式重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大实践。
, 百拇医药
    这样的科室整合灵感来自哪里?是华西医院的首创还是借鉴了其他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意义何在?华西医院宣传部负责人廖志林告诉记者,这种做法应该说源于对“以病人为中心”这个口号的具体落实和科学实践,以及对医学发展的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廖志林认为,现在提的“以病人为中心”实际上更像口号,一些医院采取一些措施,如病房搞个针钱包、医生护士不能说什么话等就被解释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实践,其实这是很表浅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病人到医院既不是消费、也不是享受,而是解决问题。那么,能不能解决病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效率、成本等等才是病人关心的重点、关键问题。因此,医院的管理、组织、流程、服务如果不以这些关键问题为中心,那就不是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说到这里,廖志林颇有几分感慨,他认为虽然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虽然提得很响亮,但是更多的医院还是以政策、以技术、以医院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例如:一个肿瘤病人,如果首先来到外科,可能外科医生首先考虑的是手术,甚至手术后的放疗、化疗等他也要包干;但是,如果这个病人首先来到的是肿瘤科,恐怕即使有手术指征,也要先放疗化疗或者根本就不介绍给外科医生。病人有没有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呢?“这是目前医疗机构的主流工作流程,一种疾病从理论上只有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什么方法才是合理的,各个专业人员自以为是,谁都不能说服谁。”郑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器官移植科主任蔡宪安深有同感,其认为医院管理层还没有构建一个组织对病人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 百拇医药
    “一个癫痫病人,他来到医院后,接待他的应该是一个癫痫病治疗小组,这里的医生包括脑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伽玛刀医生等,他们会对这个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确定当前认为最佳的方案,由相关医生执行。”对重组的医疗流程,廖志林认为这才是科学合理的,而以往由一个专科医生接诊并决定治疗方案的历史将会被改写。

    技术融合:近邻本应一家人

    “以系统疾病为核心的医疗模式,关键是要破除以医生为中心、科室为中心、医院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疾病为中心,然后延伸到以病人为中心。”

    “这种模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优越性,有助于病人的整体治疗,但给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模式在旧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在人力资源方面涉及到资源的整合,对传统的内外科专科制提出了挑战,对专科医生的医疗知识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百拇医药
    无独有偶,这种以系统疾病为核心的医疗方式的重组在汕头一家医院也得以实践。今年元月份,汕头某三甲医院的神经外科宣布实行重组整合和专业细分,建立神经科中心,在学科层面下实行统一管理,设立住院总医师制度,提出学科细分的发展方向。其负责人认为,这是该院内部医疗资源整合的崭新尝试,也是该院生产方式一次的里程碑式改革。

    整合后的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神经内外科整合以后,首先在收治病人方面,避免了医生之间和科室之间的恶性竞争;其次是以治疗组为单位,坚持核心制度,内外科医生通力合作,实行层面管理,科室总体诊疗水平提高,避免了不良预后和不必要的并发症。“现在手术统一安排,以往争夺器械和手术台的现象不见了,实现了资源共享。”在该负责人看来,真正得到实惠的还是患者,现在只要是神经系统疾病,不管大小轻重都有内外科医生共同诊治,决定治疗方案,朝合理治疗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对于这样的重组,护理人员又持什么态度呢?该院手术室护理负责人说,以往最害怕接到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手术单。他们安排手术前也不互相商量,有时候同时送来两台大型颅脑手术,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一是护理人手不够,二是手术器械不够,两个科室互不相让,导致同事间的关系很不和谐。“现在,病区统一安排手术,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利用和保护也较以前更加合理了。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寿命,以往导航手术每天只能安排1台,现在最多可以安排3台。设备资源得到了统一的管理和使用。最主要的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资源利用最大化。”手术室另一名护士告诉记者。
, 百拇医药
    “以系统疾病为核心的医疗模式,关键是要破除以医生为中心、科室为中心、医院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疾病为中心,然后延伸到以病人为中心。”廖志林同时认为,事实上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组组织形式对医生的成长也非常有利,共同治疗同一个系统的疾病,有利于打破内外科技术堡垒,开拓视野,这个技术难度其实相当大,不是每个医生都愿意这样做的。在廖志林看来,根据华西医院的经验,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如果组织架构暂时不能改变,那就先从空间上靠近,空间上的优先组合为今后的技术融合搭建平台。

    那么,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同行是如何看的呢?广东省东莞市一家三甲医院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该院早在2003年就实施了学科纵贯、系统平行的医疗模式,总体来说效果不错。该院的科室设置还是保留了传统的内外科模式,但同一系统的内科和外科被分布在同一个楼层。“这种做法既能节约院内诊疗时间,拉近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的空间距离,同时,也无需对现有内外科系统配置进行大规模的变动。”该负责人表示,其在理论上赞同这种以系统疾病进行分区的治疗模式,但结合实际情况,他还是更倾向该院现在的治疗模式。
, 百拇医药
    “这种模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优越性,有助于病人的整体治疗,但给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全面性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该院长办公室主任认为,新模式在旧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在人力资源方面涉及到资源的整合,对传统的内外科专科制提出了挑战,对专科医生的医疗知识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处理不好可能影响科室内部的学术氛围和团队精神。这种磨合很难在短时间完成,毕竟这涉及到薪酬体制、人员搭配以及医生的诊断治疗思维模式等的改革。

    记者手记

    大学科时代已经到来

    医学科技的进步,为相关科室之间的技术融合打下了基础,我们看到的是,医学技术分工细致到一定程度以后,又要齐心协力为治疗某种疾病而走到一起,分久必合,看来也是医学遵循的发展规律。

    诚然,现在“外科大楼”、“内科大楼”势将退出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跨学科中心出现在大型综合医院里,这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逐渐受到业内的关注。笔者一直在想,这种模糊了内外科治疗手段的医疗方式,怎样进行技术配置才是合理呢?如果这样,是不是应该把医生也培养成某个系统疾病的医疗全才呢?相对应地,护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是不是也以系统疾病为中心呢?所以,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进行这样的变革,也不是所有的科室都可以进行这样的配置,因为这样的融合不是一两个出色的学科带头人就能“搞定”,而是需要整个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技术力量的提高,才能实现这样“无缝”合作。不然,在日常工作中,即使同一个疾病中心,也同时需要内外科医生值一线班,相应地,护理工作也是如此。
, 百拇医药
    在记者看来,具体疾病的治疗方法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再是医生个人知识和意志的体现。而对于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来说,系统疾病内的专家能快速地聚首在一起商量对策,能够当面交换具体的治疗措施,相关专业人员更彻底地交换治疗意见,这是以往院内会诊的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那么,我们如何从市场经营的角度评价这种相关学科的技术整合呢?首先对于一家医疗机构而言,要想以发展医疗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有时是不现实的,因为有人才和时间因素制约。而对于那些技术稍微领先的医疗机构而言,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领先的周期缩短很快。所以对于大多数医院而言,医疗技术日益同质化不可避免,而85%的疾病只需要普通的医疗技术,所以,这种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医疗方式的崭新组合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各个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这里要强调一下,记者所说的大学科时代是相关学科的技术整合,而不是跨学科中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前者可在很多医疗机构得以实施,而后者只能是个别技术雄厚的大医院出现。(刘景峰), http://www.100md.com(刘景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