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825
吃野味 险送命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21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第21期(总第1110期 2007.05.21)
     一天凌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我,接着就听到护士小陈慌张地喊道:“陆医生,住院部来了一个中毒的病人,快断气了!杨医生请您去会诊。”我赶紧来到病房,病人正好抬进急救室。值班的杨医生向我报告:患者苳某,男性,22岁,于当晚约10点30分左右吃了重约250克癞蛤蟆(已去皮、内脏,但没弃头部),12点左右出现头晕、胸闷、腹痛、频繁恶心、呕吐,接诊时又再催吐,呕吐物为胃内食物和黄水,估计胃已排空,现在血压是25/0毫米汞柱,脉搏38次/分。我边听边迅速、简单地诊查病人:患者神志不清、大汗淋漓、颜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听心脏心音微弱,心率36次/分,节律不齐,显然是“类洋地黄中毒性休克”。我立即下口头医嘱:吸氧,皮下注射0.5毫克阿托品。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患者心跳、呼吸逐渐恢复,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在住院的第五天,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和血液检查,心电图、X光等必要检查结果都正常,可以出院了。

    临走前,患者亲属问我:“陆医生,听不少人说吃癞蛤蟆可以清热解毒,但小苳咋就会中毒呢?”

    我解释说:“癞蛤蟆的皮、内脏及脑部含有一种可致人死亡的毒素,就算是肉,也可能会受到毒素污染。而小苳把肉和脑都吃下去,中毒情况就比较严重,与洋地黄中毒情况相似,幸好抢救及时。”

    在一旁的小苳听后,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谢谢陆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今后再也不敢乱吃不安全的野生动物了。”, 百拇医药(林婵波 广东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