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767
先天之气省着用后天之气科学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24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5.24
     樊正伦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有近4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几十年来遍访我国当代名医,颇得真传,并博览中医典籍,广泛萃取近代名医之临床要义,自成体系。现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主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元气是定数

    人体之气古人分为先天、后天两种。一般古书上说的元气大都是指人的先天之气。它是人的生命之气。父母生下你时,元气就是个定数。俗话说:母壮则子肥。人的元气生下来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它在不断消耗中。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

    元气和寿命是什么关系呢?元气就象煤气,如果爸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而你一天到晚让火门老是开着,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内外煎焦,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古人说元气可以补,那是古人良好的愿望。中医有句话,说医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当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时候,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这人真正的元气没了,你拿人参堆着,他也活不了。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某味中药可以大补元气,以我个人的经验,元气不能补。如果元气可补的话,秦始皇、汉武帝就甭死了。所以那些说“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的话最好不要相信。
, 百拇医药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发达国家用药越来越谨慎。我们现在是刚吃饱了就想长寿,别人说什么好都蜂拥而至。在今天的生活条件下,只要注意科学养生,颐养天年是没有问题的。天年就是父母给你的年岁,你应该活的那个寿数。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
, 百拇医药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鱼生火 肉生痰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原是因为饮食以纤维性食物为主。《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羊肉。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西方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为“鱼生火,肉生痰”,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高血脂,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鸡腿呀,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
, http://www.100md.com
    吃饭也要顺应天地之阴阳

    男同志以阳气为主,他的数是偶数,8。女同志以阴为主,她的数是奇数,7。《黄帝内经》讲,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28岁以前往上走,过了28岁就往下走。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男同志老得慢。因为8年转一圈,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32岁以后发福了,其实是代谢缓慢了,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看似发福,不是个好现象。

    男同志过了32岁,女同志过了28岁,这时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早上太阳出来了,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外面一片阴寒之气,阳气没有了,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你不发胖谁发胖?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老年人尤其如此。

    勤动脑体不动心
, 百拇医药
    《黄帝内经》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谁能真正的恬淡虚无呢?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5月10日,本报16版刊登了樊正伦中医文化与养生演讲精要(一),其中,樊正伦教授提出了中医养生的四个要义——顺四时、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

    很多读者致电本报,认为这是对中医文化及其养生之道的深刻总结,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行,并要求刊登一些樊正伦演讲中更富于操作性和实用性的中医养生之道。为此,本版再次择其精要刊登,以飨读者。 ——编 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