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1137
中西医“结合点”是中医药创新突破口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35期
     中西医的“结合点”,就是指在对人的生理病理认识上,中医与西医存在的某些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不仅为中医充分利用西医理论与技术提供基础,也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和证明中医的科学内涵提供可能。注重中西医“结合点”的研究,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中西医虽然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理论体系不同和思维方式不同,但由于他们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的一致性,使它们在各自的研究发展中会去关注共同的方面,会在某些认识上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

    如对某一疾病的诊断,中医是通过外在证候的变化来宏观把握,而西医则是通过人体内在病理的改变从微观认识,虽然认识的层面不同,但它们关注的对象和目标是统一的。这样,中西医在对同一疾病的认识上就一定会有交叉,这个交叉就是中西医的“结合点”。

    又如中医的血瘀证与西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虽然不完全对应,但是相互间的交叉是肯定的。在某些血液流变学变化异常的疾病中,通过活血化瘀治疗后不仅症状得到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也同时得到改善。这说明中医的血瘀证与西医的血液流变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要找到这种“必然”联系,就必须从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探究,这是通向“必然”的桥梁。
, 百拇医药
    又如头晕一证,中医认为引起的因素可以有阴虚阳亢、气虚、血虚、痰湿等等,但是头晕一证与西医的贫血、高血压、低血压有密切关系。在证候类型上一般认为阴虚阳亢与高血压相对应、血虚与贫血相对应、气虚与低血压相对应等,这种对应同样在临床治疗上得到证实。这也同样说明,中医头晕证候的不同类型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在疾病本质上有着一些交叉,这种交叉为揭示中西医对头痛认识上的相通性提供重要的基础。

    中医证候与西医病理上的某些重合,表现了中西医对疾病认识上的重叠性,这种重叠性表明中西医对疾病认识上存在着一致性。以此推论,中西医虽然理论体系不同,但并不说明在对疾病本质把握上毫无相通之处,所以其理论就绝不是“不能通约”的。从中西医的“结合点”上着力研究,一定会为中西医理论的对应与互解找到依据。这是一条快速解决中医现代化的捷径。尽管西医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不完全代表现代科学技术,但是西医毕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方法与技术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同步发展。所以,要想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证明和阐释中医的科学内涵,中西医的“结合点”应当是首先被关注和重点挖掘的地方。
, 百拇医药
    许多中西医交叉点上的指标意义并不具有专指性,即西医学的某一指标,可以在中医的许多证候上表现出异常,并不是某一证候的专有指标。其实,西医的微观指标与中医的证候表现在很多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特点,即某一项指标只对应某一种疾病的情况是极少的,确诊一种疾病往往需要几个指标同时具备。中医对疾病的把握也是一样,多数情况下不是靠证候中的一个症状来决定的,而是靠证候中的一组症状来判断的,“但见一证便是”的情况也是极少的。如果这个“结合点”是中西医对人体认识上的重要交叉,那么通过深入研究就有可能带来突破性的收获。如果这个“结合点”不是因为中西医的共同关注走到一起的,而是偶然交叉,其意义或许就没有那么大。所以,强调关注中西医的“结合点”,是因为相对而言它对中医的发展更具有突破性意义。

    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肯定会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点”带来一定障碍,这是因为中医理论基于古代气学说而形成,认为人体由气聚而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元整体”;西医理论则是在还原论基础上形成的,认为人是可分解还原的,是一个由实体组合而成的“合整体”。由于对人体认识基础的不同,理论指导的不同,在对中西医“结合点”研究的思路上会造成一些差异。这种思路上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研究方法的选择。所以,理顺和统一两种理论指导下对人体生理病理本质的认识,是对中西医“结合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 百拇医药
    中医对人体“元整体”的认识,形成的是一种有机的、联系的整体思维,而西医对人体“合整体”的认识,形成的是一种“以实体为中心”的还原论思维。思维的不同是不是就预示着中西医永远走不到一起呢?由于研究对象与目的的一致性,思维的不同只能说明中西医对人的认识层面与认识方法的不同,并不说明二者一定是对立的,相反,两种思维的结合或许是一种优势互补。祝世讷教授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中的一段论述很有意义:中医的有机性原理并不否定实体因素的作用,只是揭示了关系因素是更基本的,实体因素不过是关系网上的纽结,由此可以把实体因素与关系因素收入统一的视野中,放到各自应有的位置上,恰当地处理其相互关系,实现中西医在这里的统一。要把关系因素与实体因素的关系如实地理解为“关系网”与“网上纽结”的关系;不能否定实体因素,但要认清实体因素背后的关系网;不能把关系因素归结为实体因素,但要认识“关系网”需要“网结”。可以看出,两种思维的结合,是“关系”与“实体”的结合,给中医带来的将是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视野,使整体观水平从笼统、模糊逐步走向客观、清晰。

    概括言之,中西医“结合点”所以被认为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根据有三:其一,“结合点”往往是中医与西医共同关注的内容,其中可能蕴含着重大的研究价值;其二,中西医的“结合点”,首先表现了两种理论在这一点上的重合,是理论上的部分“通约”,可以看作是理论全面通约的突破口;其三,中西医“结合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初步认为是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点,可以看作是现代科学技术介入的入口。, 百拇医药(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