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3132
跨国药企的第一次研发风投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6.13
跨国药企的第一次研发风投

     礼来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李励达(左)一再重申,1000万美元的风险基金和未来5年内的1亿美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笔投资。

    跨国制药公司涉猎中国研发领域的模式正迎来一个新的阶段。

    6月4日,在礼来于上海召开的“礼来全球研发中国投资策略发布会”上,礼来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李励达(John Lechleiter)宣布了这次来华的两个大手笔投资:首先,成立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用于投资亚洲,特别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企业,首笔投资1000万美元花落中国;其次,未来5年内投入1亿美元扩大在华药品研发能力。

    在过去的3年中,在华的20多家跨国公司蜂拥而至,重金砸向中国药物研发领域,持续引发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中国热。如今这种势头依然在持续,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方式正在悄然变化,由原先简单的“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向“以资本运作为纽带的广泛渗透”转变。
, http://www.100md.com
    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路径

    李励达的上述表示拉开了今年跨国制药公司在华大笔投资新药研发的序幕,而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几年中重演了多次。去年的这个时候,全球第六大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同样宣称将在未来3年内在中国投资1亿美元用于药物研发,重点是建立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这笔投资金额在当时看来是跨国制药企业投资研发中最大的一笔。今年礼来又以1.1亿美元的投入打破了这个记录。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描述了跨国公司参与研发的路线图——试探-小心进入-多元化大举进入。

    按照他的理解,尽管中国的新药研发领域早就显示出了潜力,但跨国公司真正进来是在2002年,在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和成为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成员国,知识产权这个最敏感的顾虑消除以后,跨国药企才开始在中国小心地进行研发投资。

    2002年,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率先在北京建立了一个小型研究中心。随后,阿斯利康、礼来、罗氏、诺华、葛兰素史克(GSK)等公司也纷纷把新药研发的分支机构放在了中国。2006年,跨国制药企业掀起了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新一轮热潮,包括拜耳、诺华、诺和诺德在内的公司都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华研发投资的力度。
, http://www.100md.com
    对于中国投资研发的优势,跨国公司几乎都是一个声音:中国拥有丰富的药品研发人才和较低的临床试验成本。

    中小型研发公司的机遇

    “礼来风险基金的进入改变了先前仅仅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的单一模式,”李励达表示,这也许会使过去参与中国新药研发的模式进一步多元化,从而开创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新药研发的新局面。

    李励达一再重申,1000万美元的风险基金和未来5年内的1亿美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笔投资——前一笔主要是通过投给百奥维达中国(BioVeda China)公司,将用于投资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有潜质的新兴企业;后一笔则是在未来5年内对礼来在中国设立的研发分支机构的直接投入。

    接受礼来注资的百奥维达中国公司也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百奥维达中国公司是全球首个专注于中国生命科学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投资主要集中在生物高科技、医药、生物材料及生物燃料、医院/医疗服务、环保产品和服务,以及农业等领域。
, http://www.100md.com
    在此之前,百奥维达先后向美国、中国、新加坡和英国共13家公司注资3000多万美元(其中3家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创立),目前已有3家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家公司在英国伦敦主板上市,1家公司于2005年2月由辉瑞公司收购。自2000年成立以来,百奥维达凭借傲人的投资业绩在业界备受瞩目,2002/2003年度被美国权威的“Venture Reporter”杂志评为“美国生物技术创投基金25强”之一,是唯一荣膺此榜的亚洲创业投资基金。

    李励达表示,通过风险投资的模式可以使礼来与更多从事创新药物开发的中国公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这些公司的研发动态,甚至能够把这些公司列入礼来全球研发体系之中;另一个优势是风险投资的模式比较灵活,必要时可以成功退出并获利,保持整个基金的滚动发展。

    据悉,GSK、强生等公司都拥有类似的风险投资基金,但目前还没有引入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有跨国制药背景的风险基金的进入,对中国的中小型研发企业而言可能是个福音。这些基金带给它们的不仅仅是短缺的资金,也许还会带来更新的合作机会,国外很多中小型研发公司就因为某个有市场潜力的药物而被大公司购并。
, http://www.100md.com
    资料显示,仅仅在上海张江药谷就有大大小小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占到了70%,这些企业大多在创业初期,面临资金不足、无研发所需的仪器设备、缺乏实验场所等共同困难,其科技成果转化被严重制约。

    而近两年来,先后有众多的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进驻张江,期待从中物色有价值的投资对象。此次像礼来这样有跨国公司背景的风险基金的首次进入可能是一个新的信号,这些中小企业可能成为它们研发环节上的重要部分。

    显然,随着有国际背景的风险投资的大量进入,对于中小研发企业手上有价值的新药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资料显示,仅在上海张江药谷,就有4个正在孕育国家一类新药的中小企业已被外资参股或控股,而被外资后期介入的新药则多达20~30个。, 百拇医药(陈国东 上海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