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858
帮助老人克服“回归心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07.06.18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总喜欢在晚辈面前倚老卖老,喋喋不休地炫耀自己的光荣历史或经验教训,以求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时也喜欢与同龄人共聚一堂,回忆往事,通过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以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总之,他们总是沉湎于过去的成就中,而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对未来一片茫然。这种过分怀旧和脱离现实,使个体精神心理沉湎于过去不能自拔,并对现实生活适应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回归心理”。

    对于老年人来说,回归心理是一种严重社会适应不良的负性心理,它可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与现实社会拉开较大的距离,使老年人沉浸在一种消极、颓废和自怜的心理状态之中。由于时光不能倒流,老年人会感到人生虚无、空幻;由于年龄大了或已经退休,老年人会感到自己“老而无用”;由于常以“老脑筋”和“老经验”教育晚辈、得不到晚辈的共鸣而自赏、自怜。通过上述种种不良的心理体验,老年人常常感到人生如梦、往事如烟,甚至感到今不如昔,从而使回归心理恶性循环。

    长期处于回归心理状态之中的老年人,会感到现实生活毫无意义,备感无聊、空虚、孤独、寂寞和忧郁。此种消极的精神心理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于人体各系统和组织器官,从而导致各系统和组织器官病变,如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导致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老年期精神障碍等;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作用于消化系统可导致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作用于免疫系统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癌症等;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可使内分泌紊乱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等。此外,长期处于回归心理状态,还可使老年人失去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对晚年生活失去信心,而这种心理上的绝望感对老年人打击最大,甚至会使极少数心理异常脆弱的老年人走上自杀的道路。

    老年人缅怀过去要适可而止,要珍惜眼前的大好光阴,在职者应在确保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实际工作,以便在不久的将来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已退休者应尽情享受退休后的时光,适当从事家务劳动和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或发挥“余热”,为社会多出一分力、多发一分光、多添一分暖。

    文/陈金伟, http://www.100md.com